某區域醫院近3年內急性化膿性外耳道炎之細菌學研究.pdfVIP

某區域醫院近3年內急性化膿性外耳道炎之細菌學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某區域醫院近3年內急性化膿性外耳道炎之細菌學研究

原著研究 某區域醫院近3年內急性化膿性外耳道炎之細菌學研究 陳建志1,2,3 陳登郎4* 行政院衛生署桃園醫院耳鼻喉科1;行政院衛生署竹東醫院耳鼻喉科2; 天主教輔仁大學醫學院醫學系3;吉豐耳鼻喉科診所4 摘要 目的:急性外道炎是耳鼻喉科常見的疾病,本文報告近3年內本院門診中,所有急性化膿 性外耳道炎患者細菌培養的結果。 材料及方法:收集本院自2005年1月到2008年3月間,所有急性化膿性外耳道炎的病患, 共計37名(男21名,女16名),年齡為52.9±27.6(平均值±標準差),其中1名為惡性外耳道 炎患者。採集耳道內之膿液,進行嗜氧菌與厭氧菌的培養,並測試其對抗生素的敏感性。 結果:5名無法分離出優勢菌種,30名培養出1種細菌,2名培養出2種細菌。共培養 出34株優勢菌種,尚無厭氧菌,其中52.9%(18 of 34)為Staphylococcus屬,20.6%(7 of 34) 為Pseudomonas aeruginosa,17.6%(6 of 34)為真菌類。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對 Staphylococcus屬與Pseudomonas aeruginosa呈現迥然不同的敏感性。 結論:本院急性化膿性外耳道炎以Staphylococcus屬、Pseudomonas aeruginosa或真菌類感 染最多。需根據細菌培養之結果,審慎使用耳藥水。 關鍵字:急性化膿性外耳道炎,細菌培養 *通訊作者 收件日期:2008年2月6日;接受日期:2008年4月7日 3 6 2008 69 陳建志 陳登郎 前言 急性外耳道炎是耳鼻喉科常見的疾病,大多 數的病患均在基層診所就診,直接求診於醫院者 相對少見。本文則報告近3年內本院門診中所有 急性化膿性外耳道炎細菌培養的結果,讓基層診 所醫師能了解這個常見疾病現今的細菌學狀況。 材料及方法 Imipenem、Levofloxacin、Metronidazole、 Oxacillin、Penicillin、Piperacillin-Tazobactam、 R i f a m p i n、Te t r a c y c l i n、T r i m e t h o p r i m/ Sulfamethoxazole(TMP/SMX)或Vancomycin等 抗生素測定其最低抑菌濃度 (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以鑑定其敏感性,當MIC 值在0.06μg/mL以下定義為敏感性菌株,2μg/ mL以上定義為高度抗藥性菌株,介於兩者之間 為中度抗藥性(例如1.0μg/mL)。 一、研究對象 收集本院自2005年1月到2008年3月間,所 有急性化膿性外耳道炎的病患共計39名,排除鼓 膜不完整者2名(合併慢性中耳炎),剩下37名 (男21名,女16名)鼓膜完整者,年齡為52.9± 27.6(平均值±標準差),範圍從小於1歲至93 歲,其中1名67歲女性為惡性外耳道炎患者。 二、採集方法 對每1名病患皆先設法暴露發病的外耳道洞 口,設法在目視下自該側外耳道採取檢體。在拆 封一包全新的無菌細棉棒包後,取用第一枝細棉 棒,伸入耳道中沾取膿液,採集的過程中必需避 免棉棒頭接觸到耳甲艇或耳甲窩,再接種於傳送 拭子上。最後把剩餘的膿液清理乾淨,以不鏽鋼 製耳窺鏡(ear speculum)或耳鏡(otoscope)確認鼓 膜是否完整。 三、細菌培養 檢體採集之後,1小時內以可丟棄式的拭 子傳送至細菌室,將檢體接種於培養皿,進行 嗜氧與厭氧菌的培養,在第48小時進行觀察 鑑定。針對培養皿上不同的優勢菌種,進行對 Amikacin、Amoxicllin/Clavulanate、Ampicillin/ Sulbactum、Ampicillin、Cefaclor、Cefazolin、 Cefepime、Cefotaxime、Ceftazidime、 Ceftriaxone、Cefuroxime、Ciprofloxacin、 Clarithromycin、Clindamycin、Erythromycin、 結果 有5名無法分離出優勢菌種,30名培養出 1種細菌,2名培養出2種細菌。共培養出34株 優勢菌種,尚無厭氧菌,其中52.9%(18 of 34) 為Staphylococcus屬(表一),20.6%(7 of 34) 為Pseudomonas aeruginosa,17.6%(6 of 34)為 真菌類(Aspergillus屬4株與Candida屬2株), 其他為Klebsiella oxytoca 1株、Branhamella catarrhalis 1株及Streptococcus pneumonia 1株。 在Staph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0045112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