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风湿头痛配 A. 头维、阴陵泉 B. 太溪、肾俞 C. 太冲、太溪 D. 中脘、丰隆 E. 昆仑、后溪 7.风热头痛配 A. 率谷、外关 B. 印堂、内庭 C. 曲池、大椎 D. 中脘、丰隆 E. 风门、列缺 8.哪个不是头痛针灸治疗的主穴 A. 百会 B. 太阳 C. 风门 D. 风池 E. 合谷 流程:做题→讲解学习→做题 ①在不明确重点,不知道如何出题的情况下,可以先大致预览题目,带着问题去听课、看书。 ②题目不能只做一遍就完事大吉,特别是错题,一定要回头总结梳理。 坚信积累的力量, 把时间当做朋友。 利用时间,它就是朋友; 浪费时间,它就是怨妇。 谢谢大家 血会→膈俞(脾俞?心俞?肝俞?) 筋会→阳陵泉 脉会→太渊 骨会→大杼 髓会→绝骨(亦称悬钟) 做题看效果: 1.八脉交会穴中通于阳跷脉的是 A.?昆仑 B.?申脉 C.?后溪 D.?外关 E.?足临泣 2.八脉交会穴中通于阴维脉的腧穴是 A.?列缺 B.?内关 C.?照海 D.?公孙 E.?大陵 3.以下哪穴不是八会穴 A.?阳陵泉 B.?阴陵泉 C.?绝骨 D.?大杼 E.?章门 4.八会穴之气会是 A.气海 B.中脘 C.膻中 D.关元 E.太渊 A.外关 B.公孙 C.列缺 D.太渊 E.后溪 5.与任脉相通的八脉交会穴是 6.与督脉相通的八脉交会穴是 A.丘墟 B.绝骨 C.血海 D.膈俞 E.阳陵泉 7.八会穴中的髓会是 8.八会穴中的血会是 A.太渊 B.阳池 C.后溪 D.内关 E.合谷 9.既是原穴,又是八会穴的是 10.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是 三、针灸治疗之头痛 提前热身: 1.肝阳上亢头痛,应配合 A. 列缺、曲池 B. 太溪、肾俞 C. 太冲、太溪 D. 血海、膈俞 E. 三阴交、肝俞 2.治疗厥阴头痛,应配用 A. 印堂、攒竹、合谷 B. 率谷、外关、足临泣 C. 天柱、后溪、申脉 D. 太冲、内关、四神聪 E. 血海、膈俞、内关 3.某女,50岁。头部空痛10年,头痛隐隐,遇劳发作,兼头晕,神疲乏力,面色不华,舌淡,脉细弱。其辨证为 A. 肾虚头痛 B. 血虚头痛 C. 痰浊头痛 D. 瘀血头痛 E. 肝阳上亢头痛 4.某女,45岁。头痛多年,后头部疼痛固定不移,痛如椎刺,舌暗,脉细涩。针灸治疗除百会、风池外,宜取 A. 列缺、曲池 B. 申脉、悬钟 C. 肝俞、脾俞 D. 太溪、侠溪 E. 血海、膈俞 5.血虚头痛配 A. 列缺、曲池 B. 太溪、肾俞 C. 太冲、太溪 D. 血海、膈俞 E. 脾俞、足三里 6.风湿头痛配 A. 头维、阴陵泉 B. 太溪、肾俞 C. 太冲、太溪 D. 中脘、丰隆 E. 昆仑、后溪 7.风热头痛配 A. 率谷、外关 B. 印堂、内庭 C. 曲池、大椎 D. 中脘、丰隆 E. 风门、列缺 8.哪个不是头痛针灸治疗的主穴 A. 百会 B. 太阳 C. 风门 D. 风池 E. 合谷 重点中的重点→治疗取穴 头痛的处方 主穴 :百会 太阳 风池 阿是穴 合谷 配穴 :太阳头痛配天柱、后溪、昆仑;阳明头痛配印堂、内庭;少阳头痛配率谷、外关、足临泣;厥阴头痛配四神聪、太冲、内关。风寒头痛配风门、列缺;风热头痛配曲池、大椎;风湿头痛配头维、阴陵泉;肝阳上亢头痛配太溪、太冲;痰浊头痛配中脘、丰隆;瘀血头痛配血海、膈俞;血虚头痛配脾俞、足三里。 主穴: 百会 太阳 风池 阿是穴 合谷 方义: 局部取百会、太阳、风池、阿是穴,可疏导头部经气;且风池为足少阳与阳维脉的交会穴,功能祛风活血,通络止痛;合谷为行气止痛要穴,善治头面诸疾。诸穴合用,共奏通经活络止痛之效。 主穴: 百会 太阳 风池 阿是穴 合谷 ①大风吹头痛,百合花儿美。+阿是穴 ②百合太爱出风头+阿是穴 ③凤阳百合+阿是穴 配穴一,分经论治:局部取穴+经脉所过,主治所及 太阳头痛配天柱、后溪(手太阳小肠)、昆仑(足太阳膀胱); 阳明头痛配印堂、内庭(足阳明胃); 少阳头痛配率谷、外关(手少阳三焦)、足临泣(足少阳胆); 厥阴头痛配四神聪、太冲(足厥阴肝)、内关(手厥阴心包)。 配穴二,辨证论治: 1.风寒头痛配风门、列缺; 2.风热头痛配曲池、大椎; 曲池+大椎→退热典型配对 3.风湿头痛配头维、阴陵泉; 阴陵泉→脾经,脾主运化水湿;阴陵泉为祛湿要穴。 4.肝阳上亢头痛配太溪、太冲; 肝阳上亢病机:肾阴虚,肝阳亢(水不涵木) 肾阴虚→太溪(足少阴肾之原穴);肝阳亢→太冲(足厥阴肝之原穴) 5.痰浊头痛配中脘、丰隆; 丰隆→化痰要穴。 6.瘀血头痛配血海、膈俞; 膈俞→血会。 7.血虚头痛配脾俞、足三里。 脾胃气血化生之源→脾俞; 强壮保健要穴→足三里。 再做一遍: 1.肝阳上亢头痛,应配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