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早期古典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 1.按照园林基址选择和开发的不同方式,中国古典园林可以分为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 2.如果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来加以分类,则主要有三个类型:私家园林、皇家园林、寺观园林。 3.按照地区加以分类:北方园林、江南园林。(扬州园林、岭南园林、川西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类型: 1.私家园林:属官僚、文人、地主、富商所私有。古籍里面称之为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别业、山庄等,大抵可归入此类。 2.皇家园林: 属皇帝和皇室所有,古籍里称为苑、宫苑、苑囿、御苑。 ①大内御苑 皇城或宫城之内相当于私家园林的宅园,个别在皇城以外都城以内。 ②行宫御苑 都城附近、远郊。偶一游憩或短期驻跸之用。 ③离宫御苑 都城附近、远郊。长期居住、处理朝政。 3.寺、观园林是佛寺和道观的附属园林,与私家园林几乎没有区别。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合 3、诗画的情趣 4、意境的涵蕴 意境说诞生于唐代,它的思想根源可以一直追溯到老子美学和庄子美学。 象(审美形象)——意象(形象和情趣的结合)——境(象外之象,最早出于王昌龄《诗格》,他还把境分为三类:物境、情境、意境,分指自然山水、人生经历、内心意识的境界。) 意境说的意境是意(艺术家的情思)与境(审美客体,包括物境、情境、意境)的契合。(情景交融 ) 化景物为情思、化实景而为虚境才能达到情景交融。造园艺术常用写意、比拟、联想等手法,使意境更加深邃。而山水花木的写意,往往是通过题额写意表现出来的。 中国历史年代表 中国早期古典园林阶段 中国早期古典园林: 1.园林起源:商周时期(前16世纪—前770年) 2.园林生成期:(先秦、秦汉)(前8世纪—220年) 3. 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 )(公元220—589年) 典型代表:秦汉上林苑 园林的生成期(先秦、秦汉 )(前11世纪—220年) 最早见于史籍记载的园林形式是“囿”,园林里的主要构筑物是台,时间在公元前11世纪,也就是奴隶社会后期的殷末周初。 为了满足狩猎和通神的功能而出现的囿和台,其本身已包含着风景式园林的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天人合一思想、君子比德思想、神仙思想。 囿、台 最早的囿是蓄养禽兽的场所。即把一块较大的地域范围起来蓄养禽兽,主要供帝王狩猎,也兼作宫廷膳食和祭品的供应。 《诗经》毛苌注:“囿,所以域养禽兽也。” “台” 即用土堆筑而成的高台。 《吕氏春秋》高诱注:“积土四方而高曰台”。 台的用处是登高以观天象、通神明。 *天人合一的命题由宋儒提出,但作为哲学思想则起源于周代《易经》。《易传·乾卦》:“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时” 。孔子主张“尊天命”,“畏天命”,提倡“天命论”。认为天命不可抗拒,所以“乐天知命,故不忧”。老庄主张“自然无为”,认为人在大自然面前是无能为 力的。孟子则总其成,将天道与人性合而为一。他认为德寓于心,一切封建社会的伦理秩序和自然界的运行规律都是天道法则的外化。因此,人应该尊重天成的大自然,对待大自然应持和谐的态度,从而奠定“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系。 *正由于天人合一思想的主导,园林作为人所创造的“第二自然”,里面的山水树木,当然要保持顺乎自然的“纯自然”状态,从而明确了园林的自然风景式的发展方向。魏晋南北朝以后,更通过人的创造性劳动而把人的审美感情熔铸于大自然的 山水景观之中,这就突出了园林的人文因素,形成了中国风景式园林“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与自然美相融糅”的基本特点,贯穿于此后园林发展的始终。明代造园家计成在《园冶》中提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论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传承和体现。 秦始皇上林苑 *“君子比德”的思想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诗经》中的比兴,《楚辞》中的以香草喻美人等均属此类思想的范畴,它导致人们从伦理、功利的角度来认识大自然。就是说,大自然山川林木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美感,在于他们的形象表现出与人的高尚品德相类似的特征。孔子云“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汉代大儒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山川颂》中又加以发挥,更以善作为美的前提条件,美善合一的功利、伦理的观点是十分清楚的。 * 把泽及万民的理想的君子德行赋予大自然而形成山水的风格,这种“人化自然”的哲理必然会导致人们对山水的尊重。中国自古把“高山流水”作为品德高洁的象征,“山水”成了自然风景的代称。园林从一开始便重视筑山和理水,甚至“台”也是山的摹拟。那么,园林发展之必然遵循风景式的方向,也就不言而喻了。 *东海仙山的神话内容比较丰富,因而对园林发展的影响也比较大。园林里面由于神仙思想的主导而摹拟的神仙境界实际上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50242-2016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条文说明)》.pdf
- 《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专题讲座.pptx VIP
- 最高法院第一巡回法庭关于行政审判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会议纪要.pdf VIP
- 七年级的道德与法制下册知识点.doc VIP
- 2025年高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统编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卷版).pdf VIP
- 苏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反比例函数》单元检测试卷及参考答案.pdf VIP
- 厂区零星工程施工方案(3篇).docx VIP
- 应急管理部关于严格规范安全生产执法行为的通知专题宣贯学习.pptx VIP
- 2025年全国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考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知识点归纳.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