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仁者爱人 什么是仁? 爱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克己复礼 怎样实施仁?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zhì)。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shùn)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gāo yáo),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yī yǐn) ,不仁者远矣。” (1)樊迟未达:达,明白。 (2)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以积材为喻,举直材压于枉材之上,能使枉材变直。 (3)乡也:乡,同响,刚才。 (4)富哉言乎:富,形容孔子之言含意丰富。 (5)不仁者远矣:远,此为近贤远侫之远,不仁者远离。 樊 迟 樊迟,孔子弟子,比孔子小三十六岁,是一个农民,孔子回鲁后拜孔子为师。 他求知心切,三次向孔子请教“仁”的学说,还问“知”等。因向孔子请教种植五谷和蔬菜的事,被孔子斥为“小人”。他学业上成就不大,但有勇武精神,是孔门弟子中的佼佼者。 皋 陶 皋陶,与尧、舜、禹齐名的“上古四圣”之一,被奉为中国司法鼻祖,后常为狱官或狱神的代称。以正直闻名天下。 皋陶的主要功绩有制定刑法和教育,帮助尧舜禹推行“五型”、“五教”。使社会和谐,天下大治。 ? 伊尹,商初大臣。商朝初年著名丞相、政治家、思想家。是中华厨祖,他辅助商汤灭夏朝,且历事五代,为商朝建朝及强盛立下汗马功劳。享年百岁。 他背负鼎俎为汤烹炊,以烹调、五味为引子,分析天下大势与为政之道,劝汤承担灭夏大任。成汤由此方知伊尹还有经天纬地之才,便命为右相,成为最高执政大臣。 伊 尹 以鼎烹说成汤 【译文】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问什么是“智”,孔子说:“了解人。”樊迟还不明白。孔子说:“选拔正直的人,罢免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 樊迟不太明白又不敢去问,出来遇见子夏,说:“刚才呀,我去问夫子,什么是“仁”,夫子说“爱人”,我不明白又问什么是“知”,夫子说:‘举直材压于枉材之上,能使枉材变直。’什么意思啊?”子夏说:“啊,我们的老师太伟大了,这句话包含的含意太丰富了!当年舜治理天下,在众人中选举了皋陶,那些不仁的人便远离了。汤治理天下,在众人中选举了伊尹,那些不仁的人亦远离了。” 探 究:第一段 1、什么是仁? 爱人 2、什么是知? 知人 3、这段话谈了哪两个问题? 一是“仁”,二是“智” 4、怎样实现仁?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 智者是知人善任,尤其善于识别人的人。 樊迟对智者识别人的道理不太理解,又引发了孔子关于选拔人才的一番论述。在孔子看来,能够知人,识别人就是“智”的体现,能够知人识别人的人当然也就是智者了。 (帮孩子整理房间的)妈妈:孩子上中学了,不再象以前那样什么都对我说了,也不和我撒娇了,也不知道现在的孩子心里是怎么想的,唉…… 这是什么?(原来是一本日记) 妈妈拿着日记本,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翻开了日记) …… 生活在线 感悟情境 女儿:(手里拿着礼物,悄悄的)今天是妈妈生日,我要给妈妈一个惊喜…… 妈妈,我回来了,祝你……(看见妈妈(爸爸)正在看自己的日记,表情瞬间凝固了,妈妈也因女儿的突然出现而愣在那里…… 猜测妈妈(爸爸)和儿女之间可能发生的故事: 1、妈(爸)和儿女发生争吵; 2、妈(爸)和儿女进行沟通,达成共识; 3、妈(爸)向女儿道歉而女儿向妈妈发火; 4、儿女原谅妈(爸)但妈(爸)却就日记中的事情向儿女发火。 (双输) (双赢) (女儿错) (妈妈错) 妈妈(爸爸)和儿女之间可能发生的故事: 由此可见: 知人——理解是生活中的智者。 阿拉伯传说中有两个朋友在沙漠中旅行。在旅途中的某处他们吵架了,一个还给了另外一个一记耳光。被打的觉得受辱,一言不语,在沙子上写下:“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掌。” 他们继续往前走.直到到了沃野,他们便决定停下。不幸的是被打巴掌的那位落入河中差点淹死,幸好被朋友救起来了。被救起后,他拿了一把小剑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 一旁好奇的朋友问说:“为什麽我打了你以后,你要写在沙子上,而现在要刻在石头上呢?” 他笑笑地回答说…… “当被一个朋友伤害时,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