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试工艺放大讲述.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开发部产品注册组 药品注册培训系列 开发部产品注册组 药品注册培训系列 药品注册培训系列 开发部产品注册组 药品注册培训系列 药品注册培训系列 药品注册培训系列 药品注册培训系列 药品注册培训系列 药品注册培训系列 化学原料药的中试放大 曹婷婷 2013.11.12 主要内容 中试前准备工作 一 中试放大技术总结 二 工艺中溶剂选择 三 一、中试前准备工作 产品的合成路线已确定; 小试的工艺考察已完成: 已建立原料、中间体和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法/质量标准。 成熟的小试是进行中试/生产的最主要的基础 中试放大的目的: 在放大模型的生产设备上能生产出预定质量标准要求的产品 二、中试放大技术总结 困难-放大效应: 1、温度梯度、浓度梯度不同 2、换热比表面积与反应周期不同 3、死区与设备清洁不同 4、温度指示的偏差不同 反应釜 反应液达到反应釜体积2/3才能淹没温度探头 底阀:易残留反应原料 反应釜顶端易于残留未清洁干净的残留物 搅拌浆无法触碰液面,约10-60L 反应釜材质: 搪玻璃:不耐HF酸、强碱,易掉瓷 不锈钢:不耐酸 钛: 控温介质: 盐水:≥-5℃ 循环水:常温 热水:≤85 ℃ 蒸汽:≤140 ℃ 反应釜-搅拌浆类型:对非均相反应影响较大 A、推进式搅拌浆:轴流式浆叶, 整体焊接,加工较困难,适用于粘度较低的液体 B、锚式搅拌浆:粘度高的液体也能有,传热效 果好,但是转速低 226车间搅拌转述一般在60-80r/min。 最高136r/min C、涡轮式搅拌浆:径流式搅拌叶,转速高 中试放大实例 AZL03底阀残留物料导致原料残留超标 批号 中控限度(AZL02残留≤0.3%) 中间体标准(AZL02≤0.3%) AZL03-120001 0.27% 0.42% 解决方法:投料后真空反抽底阀,保证底阀不能残留原料 搅拌效果与实验室不同,导致原料反应不完 OLM01N-烷基化反应,反应时间延长由小试4h小时反应结束延长至48小时反应结束,RRT为1.45左右杂质增大到11.4% 处理措施:加入其他溶剂将氢氧化钠溶解后投料 小试时应使用机械搅拌,将搅拌调高,降低搅拌转速模拟车间情况。 水相使用饱和NaCl溶液 非均相反应ETC02反应 反应周期延长:蒸馏时间延长 在车间难以重复实验室小试结果 建议在小试时有意识对易分解、易氧化、易消旋的反应及中间产品考察稳定性 在车间难以重复实验室的收率,颜色发黑 原因:车间使用蒸汽升温,温度极易超过最高限度 实验室应提前实验对温度的稳定性 加热方式不同 离心机 材质:不锈钢,不耐酸,但安全性较高,不易积累静电 衬塑:耐酸、耐碱、但易积累静电 应考虑离心机安全性,离心淋洗不可翻料。 干燥 真空干燥箱为不锈钢,不耐酸 双锥真空干燥箱为搪玻璃的,易成团的产品无能用 ETC03湿品数量(kg) ETC03干品数量(kg) 甲醇不打浆 173 63.40 打浆 72.5 69.25 精制 除了满足质量标准还需考虑以下问题: 1、能不能通过钛棒过滤器 2、晶型:单一晶型 3、粒度:满足制剂要求 4、精烘包材质:不锈钢 三、溶剂的选择 1、毒性、安全性 一类溶剂:苯(2ppm)、四氯化碳(4ppm)、1,2-二氯乙烷(5ppm)、1,1-二氯乙烷(8ppm)、1,1,1-三氯乙烷(1500ppm)。 二类溶剂:2-甲氧基乙醇(50ppm)、氯仿(60ppm)、1,1,2-三氯乙烯(80ppm)、1,2-二甲氧基乙烷(100ppm)、1,2,3,4-四氢化萘(100ppm)、2-乙氧基乙醇(160ppm)、环丁砜(160ppm)、嘧啶(200ppm)、甲酰胺(220ppm)、正己烷(290ppm)、氯苯(360ppm)、二氧杂环己烷(380ppm)、乙腈(410ppm)、二氯甲烷(600ppm)、乙烯基乙二醇(620ppm)、N,N-二甲基甲酰胺(880ppm)、甲苯(890ppm)、N,N-二甲基乙酰胺(1090ppm)、甲基环己烷(1180ppm)、1,2-二氯乙烯(1870ppm)、二甲苯(2170ppm)、甲醇(3000ppm)、环己烷(3880ppm)、N-甲基吡咯烷酮(4840ppm)。 三类溶剂:残留溶剂的量不高于0.5%。 溶剂 易燃性 毒性 溶剂 易燃性 毒性 溶剂 易燃性 毒性 水 0 0 二氯甲烷 + ++ 甲醇 +++ + 乙醚 ++++ ++ 丙酮 +++ + 正己烷 +++ + 石油醚 ++++ + 乙酸乙酯 +++ + 四氯化碳 0 ++++ 正戊烷 ++++ + 氯仿 0 ++++ 乙醇 +++ 0 环己烷 +++ + 乙腈 +++ +++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