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5-08 第四讲 中国工商经济 第三讲 中国工商业经济 本讲主要内容 中国工业经济 中国商业经济 中国工商企业 工业与工业经济 工业(industry)指采掘自然界的物质资源,以及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 按照中国统计局的分类,工业具体包括: (1)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如采矿、晒盐、森林采伐等; (2)对农副产品的加工、再加工,如粮油加工、食品加工、缫丝、纺织、制革等; (3)对采掘品的加工、再加工,如炼铁、炼钢、化工生产、石油加工、机器制造、木材加工等,以及电力、自来水、煤气的生产和供应等; (4)对工业品的修理、翻新,如机器设备的修理、交通运输工具的修理等。 在统计上,工业分为三个大类:采掘业(Mining and Quarrying)、制造业(Manufacturing)、电气煤气和水生产供应(Production Supply of Power, Gas Water),具体包括39个行业。 中国工业发展的四个时期 随着工业管理体制由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彻底转变为市场体制,中国工业释放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潜力,工业增长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强大的引擎。 1978-2008年,中国工业年均增长率高达11.98% ,支撑了国民经济(GDP)年均9.7%的高速增长。同时,从各类工业品制造业,到采掘工业、能源原材料工业、装备制造业的整个工业生产链的全面成长和壮大,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进程。中国这30年的工业增长和结构变化差不多走过了先行工业化国家200年至300年的历史。中国经济因此而经历了一个持续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到2008年,我国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已有210种,中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位次不断提升。1949年,我国钢产量15.8万吨,不到世界钢产量的千分之一,还不够每个中国家庭打一把菜刀的;1996年我国钢产量首次超过1亿吨,成为世界第一产钢大国;2008年粗钢产量突破5亿吨,占全球产量的近40%。 企业效益不断提高,工业生产迅速增长;70 年代末到80年代初改变了轻、重工业长期失调的局面,初步实现了两者的协调发展;90年代以来基础产业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缓解了基础产业的“瓶颈”制约,提升了高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地位;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通过改制,效益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逐年加强;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地区布局有了很大改善。 衡量工业经济总量的两个指标: 一是工业增加值,它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二是工业总产值,它是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工业产品或提供工业性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工业总产值的计算中包括了中间品的价值,而工业增加值指标没有包括中间品的价值,只计算最终工业品的货币价值,因而工业增加值指标更能反映工业经济真实情况。 1978-2010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及其指数变动 1978-2010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变化 从1952年到2010年,中国的工业增加值不断增加。以当年价格计算,中国工业增加值2010年为160030亿元,1978年为1607.0亿元,1952年为119.8亿元,2010年是1978年的近100倍,是1952年的1336倍。扣除价格水平的影响,中国的工业仍然逐年增长。 1978年以前,实行“工业赶超战略”,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断增加,1960年达到39%;“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工业比例出现较大波动,随着经济结构和体制的不断调整,工业占GDP的比重逐年增加,1978年上升到44.3%;从1978年到1990年,工业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1990年为37%,其原因是中国为传统农业大国,工业化水平较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第三产业逐渐发展,占GDP的比重不断增加,而工业生产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而1992年邓小平南巡以后,加大工业化改革力度,农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下降,工业占GDP的比重从1991年的37.4%上升到2006年的42.21% ;之后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占GDP的比重有所下降。 工业化就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生产活动由农业生产为主转向工业生产为主的社会发展过程。 工业化进程一般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其量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工业增加值及其就业人员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的变化,其质的发展主要表现工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升级。 工业化阶段的判断标准 (1)人均收入水平(人均GDP)变动。按照钱纳里的工业化划分标准,以1970年美元计算,当一国人均GDP达到280-560美元时,则该国处于工业初期阶段;当人均GDP达到560-1120美元时,则该国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而当人均GDP达到1120-2100时,该国处于工业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月考试卷(1-2单元)含答案.pdf VIP
- 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5.docx VIP
- 危险废物应急预案演练记录.docx VIP
- 注安2024【其他】核心母题600题.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数据标注服务市场全面调研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docx
- 竞赛专题5不等式竞赛真题强化训练.docx
- 注安2024【技术】核心母题600题.docx
- 浙江大学《DeepSeek行业应用案例集》解锁智能变革密码.pdf.docx
- 心脏移植术后并发症的防治.pptx VIP
- 心脏移植与术后管理.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