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科尔沁蒙古族的荷包艺术.pdf
20(16年 l 1月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N0v+.2006
第35卷 第6期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Norreal UniversilY(Philosophy&Social Science) Vo1,35 N0.6
科尔沁蒙古族的荷包艺术
乌兰托亚。海日汗
(内蒙古师范大学美米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摘 要】 荷包作为一个佩饰,始于蒙古旋游牧社会快速变革的历史时期,广泛用于蒙古族传统服饰的搭配-
又以内蒙古东部的科尔沁等地为最。作为一件“嚣枷”。科尔沁荷包不但以自已的方式见证了科尔沁杜套发生的变
化。而且作为一种造型艺术,荷包的形式也必然套反映处在变革出中的意识形态的采牡特征。所以,要想把握科尔
沁荷包的艺术特色,也只能是在一种文化的视野下,在文化的特定氛围中才能实现。
[关键词】 科尔沁;蒙古族I荷包艺术
【中图分类号】J 52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623(2006)06-0103-05
文化总具有丰富的形式,而诉诸于形式是艺术 改变。
的~个根本特征。笔者正是基于这一点,开始关注 科尔沁服饰的变迁,就是鲜明的写照。2O世纪
长期以来,无论在讨论服饰文化,还是在讨论造型艺 6O一7O年代,牧区的蒙古人虽然沿袭了蒙古族传统
术时,皆容易忽略的一个小佩饰——荷包。看起来 的服装,但这种传统的意义。已远不是那么严谨;而
有些“微不足道”的荷包,实际上同样凝结着文化的 半农半牧地区和农业地区。平常日子里穿蒙古袍的
笔触和色调,体现着民族的艺术传统。而科尔沁荷 人已十分鲜见。从事农业生产的蒙古人早就易长袍
包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似 更丰富,在蒙古族传统文 为短衣,看上去和周边汉族农民的装束没有多少区
化中,显得别有一番韵味。 别。饶有趣味的是,那些已经精于稼穑的蒙古人往
往在其灰、黑等深暗色的短衣外,仍然束以天蓝、湖
蓝或绿色的长腰带,且在腰问挂着漂亮的烟荷包l
文化的变异。从大的方面说,虽然取决于其经济 这种装束对于农业劳动来说,并不是十分重要的。
形态的改变,但一种新的文化趋势从萌芽到形成。直 然而就好像科尔沁蒙古人的腰上,系着的不是腰带,
至成为主流特征,是各种文化因素相互碰撞、渗透, 而是某种寄托。哪怕是没有“布票”,也没有绸缎,也
相互融合的结果。在蒙古族文化中,科尔沁文化堪 要用一种特殊的“布”——素纱布(经过煮沸上色)
称这方面的一个典型。 作为腰带的替代品。这种特殊的带子扎在腰上,又
“科尔沁”既是一个部族的概念,也是人文地理 配之以做工精巧的荷包,作为农民的蒙古族男子仿
和自然地理的概念,最早由于成吉思汗的胞弟哈布 佛又回到了从前那信马由缰的游牧日子。这时,一
图——哈撒尔的封地而得名,称之为嫩科尔沁。科 条腰带、一个荷包到底有多大用处,已经不重要了,
尔沁作为一个草原部族的世袭领地,在历史上虽几 或许形式本身就标示了一种意义。毕竟,一个民族
经变化最终得以保留至今,但从文化的角度看,科尔 如果失去了“记忆”,同样也会陷入一种困境。
沁文化却经历了从游牧经济为主、狩猎为辅的草原 蒙古族男子往往在腰带上满挂“饰物”。右边
文化到畜牧和农耕文化的蜕变。其内涵发生了根本 一 般是蒙古刀、筷子,左边是褡裢、燧石袋、荷包。这
[收稿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