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主人公的成长.pdfVIP

论《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主人公的成长.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主人公的成长.pdf

论《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主人公的成长 论《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主人公的成长 朱宾忠 张正平 内容提要:作为一部成长小说,《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展现了主人公斯蒂芬从童年 到青少年期的成长历程。本文着重分析了主人公的性格2-重性,指出理智与情感、服从与反 叛这两组对立的性格元素的相互作用推动着他的个性发展,使他逐渐走向成熟,并最后决定 了他逃离家园、自我放逐,并以艺术为旨归的人生之路。 关键词:《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 斯蒂芬 成长 二重性 作为一部描述年轻人内心历程的成长小说,乔伊斯的《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深刻地 描述了青年艺术家斯蒂芬从婴儿朦胧时期到青年成熟时期的心理成长过程”(李维屏81)。 在20世纪“追溯年轻人内心历程的‘成长小说’之中,《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可以说是最 有深度的一部”(袁德成188)。但是,在对主人公的成长过程的分析上,既往的研究者们往 往注重发掘小说主人公心灵与外部现实的冲突,追寻他的个性阶段性的线性发展轨迹。例 如,有论者提出:“斯蒂芬的精神成长充满了痛苦。我们可以将其漫长而痛苦的心理旅程分 为5个阶段:无知(Ignorance)一堕落(Degradation)一忏悔(Repentance)一复活(Resurrec— tion)一流亡(Exile)”(尤洪芸朱荣杰101)。袁德成也认为小说的五个章节分别描述了斯蒂 芬的五个成长阶段以及他与所处环境发生的三次冲突:第二章中灵与肉的冲突;第三章中犯 罪与忏悔的冲突;第五章中献身宗教与投身文学的冲突。这些冲突对斯蒂芬个性意识的觉 醒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89—198)。他还指出,小说“各章的故事均围绕斯蒂芬成长过程中的 重大事件展开,各个部分环环相扣,一步步循着这些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读者就可清晰地看 到斯蒂芬从幼儿到青年艺术家的成长轨迹,真切地感受到他的痛苦和欢乐”(196)。这些分 析无疑是富有启发性的,但尚未能揭示出斯蒂芬的成长规律和根本原因。事实上,如果拉开 一 定距离对文本进行综合审视,并运用人物性格的二重组合原理来观照人物的性格发展,我 们将能够对人物个性获得一种动态的把握。 人物性格的二重组合原理认为,任何一个人的性格都是由相反两极构成的,例如高傲与 谦虚、懒惰与用功、疏忽与心细等,它们互相依存并在环境的作用下不断发生变动,使性格呈 现出复杂而有序的运动状态。①从这个视角出发,不难发现从小说的第一章到最后一章,在 斯蒂芬身上存在着某些变动的却是以一贯之的因素。它们在小说中不是简单的陈陈相因、 前后相继,阶段性地发生和发展,而是以基本对立的性格元素的形式始终相伴随;它们的此 消彼长推动着主人公的个性发展,使其人生倾向越来越明显。这些因素集中表现为主人公 的情感与理智、服从与反叛的矛盾运动之中。 - 朱宾忠,武汉大学英语系副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生,主要研究英美文学及比较文学;张正 平,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主要研究英美文学。 · 24 · 外国文学研究 2004年第6期 理智与情感是人的个性的两个重要构成要素。情感指人对于外界刺激所产生的爱、憎、 喜、怒、悲、欢等心理反应。理智指一个人认识、理解事物,辨别是非、利害关系以及控制自己 的感情和行为的能力。在人的个性中,二者往往不是各据其半,而是其中之一占据了更主要 的地位,从而决定一个人的个性偏向——情感型的还是理智型的。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两种 因素会不断斗争,有时情感占了上风,有时理智占了上风,但是这种变化不是任意的忽左忽 右,而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发展。随着人的个性的逐渐成熟,某种基本倾向会逐渐取得主宰 性的地位,使两者关系趋于稳定。这种变化在斯蒂芬的成长过程中有着非常明确的体现。 斯蒂芬从小是一个柔弱多思的孩子,基本倾向是理智大于情感。他凡事喜欢反复思量,爱用 一 些教条来指导自己的行动。他的父亲说他是一个“头脑冷静的爱思考的孩子”(Joyce 87)②。在第一章中,他因为不肯满足三年级学生韦尔斯(Wells)换鼻烟盒的要求,被恶意地 撞倒,掉进臭水沟里,并因此受风寒病倒了。韦尔斯怕老师追究原因而受到惩罚,问斯蒂芬 会不会告发他。斯蒂芬情感上自然想报复,但想到爸爸对他“永远不要告发同学”(20)的告 诫,就表示不会告发。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行为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