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子课件.PPT(3084800字节)
中山二院皮肤科 中山大学临床技能中心 中山二院网络中心 陈 伟 雄 永远的教训 药疹的定义 药物进入体内 皮肤粘膜损害-皮疹 可累及各系统 个体因素 遗传因素:过敏体质、酶缺陷 病理、生理状态: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药物 绝大部分→任何药物 常见药物 抗生素及磺胺类 解热镇痛药类 摧眠药、镇静药与抗癫痫药 抗痛风药 异种血清制剂及疫苗 中药及其它 抗原的性质 1,完全抗原 2,半抗原 变态反应的类型 Ⅰ Ⅱ Ⅲ Ⅳ 其它 Ⅰ型变态反应 IgE 肥大细胞 嗜硷性粒细胞 组织胺 风团 过敏性休克 喉头水肿 Ⅱ型变态反应 Ⅲ型变态反应 IgG, IgM 补体 过敏毒素释放 荨麻疹 血清病 过敏性紫癜 Ⅳ型变态反应 T淋巴细胞等参与 细胞毒素 多型红斑型药疹、大疱表皮松解型药疹 常引起药疹的药物 病因 1,抗生素及磺胺类 2,解热镇痛药类 3,摧眠药、镇静药与抗癫痫药 4,抗痛风药 5,血清制品及疫苗 6,中药 变态反应型药疹的共同点 1,少数人(过敏者)发病 2,与药理作用无关,与剂量不平行 3,有一定的潜伏期 4,皮疹形态多样,以一种为主 变态反应型药疹的共同点 1,少数人(过敏者)发病 2,与药理作用无关,与剂量不平行 3,有一定的潜伏期 4,皮疹形态多样,以一种为主 5,交叉过敏cross-sensitization 变态反应型药疹的共同点 1,少数人(过敏者)发病 2,与药理作用无关,与剂量不平行 3,有一定的潜伏期 4,皮疹形态多样,无特异性 5,交叉过敏 cross-sensitization 多价过敏 polysensitization 非变态反应性 发病机理二 1,药理作用 2,过量反应 3,蓄积作用 4,其它:酶 光感作用 photosensitivity 常见药物(光感药物) 磺胺类 喹诺酮类 吩噻嗪类 四环素 避孕药 光感作用的机是理 1,光变态反应 photoallergic: 光 药物─→抗原 ─→ 湿疹样反应 2,光毒性反应 phototoxic : 光 药物─→毒性物质─→晒斑样反应 固定型药疹 fixed drug eruptions 皮疹:红斑,大疱,色素沉着,数目少 部位:皮肤粘膜交界处及手足背、躯干 复发:同一部位,同样皮疹,扩大,可增多 荨麻疹型药疹 urticaria 荨麻疹样(风团) 血清病样(发热、关节痛、淋巴结肿大、血管性水肿angioedema及蛋白尿) 过敏性体克及喉头水肿(急重) 常见药物:青霉素等 麻疹样或猩红热样药物疹 麻疹样 morbilliform:针头、粟粒大红斑、斑丘疹,躯干为甚,糠状屑 猩红热样scarlatiniform:小片状红斑,融合,肿胀,片状脱屑 全身症状:发热,肝功能损害等 多形红斑型药疹 erythema multiform 多形皮疹 虹膜样红斑 iris(靶形红斑 target) 四肢伸则、躯干 粘膜损害 全身症状 病情可轻可重 多形性红斑 红斑丘疹型 水疱大疱型 重症型(Steven-Johnson)综合征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drug-induced bullosa epidermolysis 烫伤样皮疹,尼氏征阳性 粘膜损害 疼痛 全身中毒症状,肝、肾损害,电解质紊乱 预后差,死亡达50% 剥脱性皮炎型药物疹 exfoliative 用药时间长 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开始 弥漫性红肿 鳞片状、落叶状脱屑 头发、指甲脱落 全身中毒症状,肝、肾损害 光感性药疹 photosensitive 1,光毒性:晒斑样 药疹的诊断 (分型、致敏药物) 1,用药史 2,潜伏期 3,临床表现特点 4,过去史 5,其它,如体内试验(皮试,激发试验),体外试验等 鉴别诊断 单纯疱疹 荨麻疹 麻疹 猩红热 风疹 小儿急疹 多型红斑 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症 其它原因引起的红皮症等。 药物疹的治疗 停药,加速排泄 皮质激素的使用 及早 中等量 好转减量 合理使用外用药 红斑,风团:炉甘石洗剂 糜烂:湿敷 面积大:暴露 药物疹的治疗 支持疗法及治疗并发症 中医中药治疗 药疹的预防 一,过敏史 二,皮试 三,查对制度 四,勿滥用药 五,注意前驱症状,早期诊断 六,确诊后应向病人交代清楚,并记录在病历上 概述 皮肤、粘膜的小血管扩张和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 以风团为主要临床特征 发病诱因 食物 药物 感染 物理因素 发病机理 变态反应:主要为Ⅰ型,少数为Ⅱ、Ⅲ型 非变态反应 :直接使补体分解;刺激肥大细胞等,释放组胺、激肽、慢反应物质等,或直接作用于血管 临床表现 皮疹:风团 瘙痒 其他症状 伴随症状 胃肠道症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疾病康复学课程标准(2020整理).pdf VIP
- 好书推荐《我胆小如鼠》导读阅读分享读后感PPT课件.pptx VIP
- 骨外科三基题库.pdf VIP
- 2023_昆仑技创_用户手册_TPC1071Ni_V1.1_0705.pdf VIP
- 造价人生:专访某建设单位造价人员赵工(真实).pdf VIP
-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展示.pptx VIP
- wiscontrol变频器说明书 .pdf VIP
- 500强企业绩效考核指标汇总(非常实用的)(精品).doc VIP
- 中图版(新教材2019版)高中地理 选择性必修1地理知识点总结.pdf VIP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项目七 不忘初心,怀梦笃行.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