潔古雲岐鍼法※①.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潔古雲岐鍼法※①.doc

■■■ 潔古雲岐鍼法  杜思敬輯  済生抜粋方 巻第二  ※①潔古雲岐鍼法:原未題此書名,而以第一篇名“経絡迎随補瀉”冠以“雲岐子”三字作為書名,今据《済生抜粋方》総目補書名。 ●雲岐子論経絡迎随補瀉法 能知迎随,可令調之,調気之方,必別陰陽。 陰陽者,知栄衛之流行逆順、経脈往来終始。 凡用鍼,順経而刺之,為之補;迎経而奪之,為之瀉。 故迎而奪之,安得無虚,随而取之,安得無実,此謂迎随補瀉之法也。 ●経絡取原法 本経原穴者,無経絡逆従,子母補瀉。 凡刺原穴,診見動作来,応手而納鍼,吸則得気,無令出鍼,停而久留,気尽乃出。此抜原之法也。 ●王海蔵抜原例 仮令鍼肝経病了,于本経原穴亦鍼一鍼。 如補肝経来,亦于本経原穴亦補一鍼; 如瀉肝経来,亦于本経原穴瀉一鍼。 如餘経有補瀉,鍼畢,倣此例,亦補瀉各経原穴。  手太陰之原,出於太淵。  手少陰之原,出於神門。  手厥陰之原,出於大陵。  手太陽之原,出於腕骨。  手陽明之原,出於合谷。  手少陽之原,出於陽池。  足太陰之原,出於太白。  足少陰之原,出於太渓。  足厥陰之原,出於太衝。  足太陽之原,出於京骨。  足陽明之原,出於衝陽。  足少陽之原,出於丘墟。 凡此十二原穴,非瀉子補母之法,虚実通用,故五臓六腑有病,皆取其原是也。  井,主心下満;  滎,主身熱;  兪,主体重節痛;  経,主喘欬寒熱;  合,主逆気而泄。 ●経絡腧穴配合法 五蔵六府,各有井滎腧経合。 府為陽,蔵為陰,陽主表,陰主裏,故為陰陽栄衛相合。 其中陰井乙木,陽井庚金; 陰滎丁火,陽滎壬水; 陰腧己土,陽腧甲木; 陰経辛金,陽経丙火; 陰合癸水,陽合戊土。 故陰陽腧栄而各不同,有配合之法,名曰対刺。 手之三陰,始于癸,而終于乙; 手之三陽,始于庚,而終于戊; 足之三陽,始于戊,而終于庚; 足之三陰,始于乙,而終于癸。 手之陰陽,陰逆而陽順; 足之陰陽,陽逆而陰順, 此陰陽逆順,不可不知也。 ●弁傷寒熱甚五十九刺 五十九刺者,為頭上五行,以剋越諸陽之熱也。  大杼 膺兪   缺盆  背兪(此八者以瀉胸中之熱也)  気衝 三里   巨虚上、下廉(此八者以瀉胃中之熱也)  雲門 髃骨※① 委中  髄空(此八者以瀉四肢之熱也) 五臓腧傍五,此十者,以瀉五蔵之熱也。 凡五十九穴者,背之左右,故病甚則当刺之。 凡刺之法,吸則納鍼,得気則瀉,勿令遅緩,起似発機,故《鍼経》曰熱者疾之。  ※①髃骨:原作“偶骨”,据《素問?水熱穴論》改。 ●刺熱病汗不出 夫傷寒熱病汗不出者,栄衛不交,陰陽不和,故汗不出。 当解結雪汚※①,通其経絡,和其陰陽,令汗得出。  手陽明:有商陽、合谷。  手太陽:有腕骨、陽谷。  足少陽:有俠渓。  足陽明:有厲兊。  手厥陰:有労宮。 凡此七穴,皆刺熱病汗不出。 随経弁脈,調其陰陽,和其栄衛,令汗得出。 又十二経之栄,皆治身熱為主。 身熱皆南方火,故経曰:栄主身熱,皆可刺也。  ※①汚:原作「汗」を「汚」に正す。 ●刺傷寒結胸痞気 傷寒下後,結胸痞気者,皆足三陰之終,手三陰之始。 胸中結痞,過在足少陰腎,手厥陰包絡,刺両経之井原,以瀉胸中之気。 心中結痞,過在足太陰脾,手少陰心,刺両経之井原,以瀉心中之気。 胃中結痞,過在足厥陰肝,手太陰肺,刺両経之井原,以瀉胃中之気。 或上脘、中脘、下脘,応痞結而瀉之。 ●刺傷寒三陽頭痛法 傷寒三陽頭痛,何法刺之? 荅曰:手之三陽,足之三陽,皆会於頭者,謂諸陽之会,其受邪伏留而不去,故曰三陽頭痛,視其色脈,知在何経而取之。  如脈浮而頭痛,過在手足太陽,刺腕骨、京骨。  如脈浮而長,過在手足陽明,刺合谷、衝陽。  如脈浮而弦,過在手足少陽,刺陽池、丘墟、風府、風池。 已上数穴,刺三陽頭痛之法也。 ●刺傷寒三陰腹痛法 傷寒,邪在三陰内不得交通,故為腹痛,手足之経皆会於腹,随経取之。  如脈弦而腹痛,過在足厥陰肝,手太陰肺,刺太衝、太淵、大陵。  如脈沈而腹痛,過在足少陰腎,手厥陰心胞,刺太渓、大陵。  如脈細沈而腹痛,過在足太陰脾,手少陰心,刺太白、神門、三陰交。 已上数穴,刺三陰腹痛之法也。 ●灸少陰原救脈法 傷寒陰病脈欲絶,当灸太渓穴。 太渓者,足少陰腎之原,少陰病属水,陰気太盛,陽気不得営,故瀉陰補陽。 陰毒傷寒,体沈四肢倶重,腹痛脈微遅,当灸気海或関元。 脈属少陰,故同法瀉陰補陽也。 ●弁傷寒薬附鍼灸法 傷寒経与表合,鍼,与薬,自汗遂漏不止,刺風池、風府,却与桂枝湯。 傷寒経与裏合,灸太渓七壮,与通脈四逆湯,此太陽少陰表裏之法。 故表可鍼太陽也,裏可灸少陰也。 ●傷寒刺期門 太陽病,頭痛眩冒心下痞者,刺肺腧、肝腧。 不可発汗,発汗則  頭痛冒眩,太陽経病,可発汗。  心下痞満,邪伝裏也,不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