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综述.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综述

教学 要求 1.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2.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习通过对具体事例及人物的动作、语言等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重点 难点 理解伽利略试验的过程与结论并受到启发,初步学习一些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25  ??伽(jiā)利略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就称他为“辩论家”。他提出的问题很不寻常,常常使老师很难解答。   (第1自然段):写了伽利略在读书的时候就经常提出一些不寻常的问题。 ??那时候,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①为什么用“信奉”而不是“相信”?]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wéi)背人类的真理吗?”[②连续两个问句反映了什么?] 段导读:这一自然段写了当时的社会环境,表现了人们对权威的迷信。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zháo]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这句话使伽利略产生了疑问。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③这句话中的“如果”可以删去吗?为什么?]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 段导读:这一自然段写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话产生了疑问。   (第2、3自然段):写伽利略在那样的社会环境下对亚里士多德关于两个铁球落地的观点产生了疑问。 ??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dí]确说错了。[④“反复”可以改为“重复”吗?]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伽利略那时候才25岁,已经当了数学教授。他向学生们宣布了试验的结果,同时宣布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⑤伽利略为什么敢于公然反对亚里士多德?他公开做试验的目的是什么?] 段导读:这一自然段写出伽利略宣布了自己的试验结果并决定要做一次公开试验。 ??消息很快传开了。到了那一天,很多人来到斜塔周围,都要看看在这个问题上谁是胜利者,是古代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呢,还是这位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有的说:“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wàng)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有的说:“等会儿他就固执(zhí)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⑥怀疑亚里士多德不仅要受到责备,而且可能还有更坏的结果。伽利略坚持自己的试验,可以看出他身上具有何种精神?] 段导读:这一自然段写人们对伽利略怀疑亚里士多德的反应,说明伽利略是冒着风险、顶着压力来做这次试验的。 ??伽利略在斜塔顶上出现了。他右手拿着一个10磅重的铁球,左手拿着一个1磅重的铁球。两个铁球同时脱手,从空中落下来。一会儿,斜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因为大家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个样。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⑦大家最终相信了伽利略,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段导读:这一自然段写了伽利略试验的结果,让人们从迷信中醒悟过来,科学地认识权威。   (第4~6自然段):写了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用试验证明自己的结论是对的,证明权威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这一道理。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 两个大小不一样的铁球。 一  1.同学们,老师手中有两个大小不一样的铁球。如果同时从同一高度松开手,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同时着地。)历史上谁先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伽利略。) 2.请简单介绍你对伽利略的了解。   1564,伽利略出生于意大利比萨市一个没落贵族的家庭。1581年他考入比萨大学,遵从父命学医。在大学里,他深深地爱上了数学,发明了“液体静力天平”,引起学术界的注意。1589年夏天,他受聘为比萨大学的数学教授,年仅25岁。他成功研制了世界上第一架放大33倍的天文望远镜。在望远镜的帮助下,他发现了新宇宙,维护哥白尼的“日心说”,却遭到反对哥白尼“日心说”的教会的迫害,以致被送上法庭。但他始终没有放弃科学,为近代实验科学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道路。   3.,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5课,看看伽利略是怎样得出“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一结论的。 二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有不懂的问题,要记下来。 三  1.轻声读课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