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章数字电视信号的信道编码与调制.ppt
第 2 章 数字电视信号 的信道编码与调制 本章主要内容 2.1数字电视信号的传输特点及传输标准 2.2数字电视信道编码技术 2.3数字信号的载波调制技术 2.4数字电视信号传输系统的几个概念 2.5信道编码与调制的设备 2.6 数字电视系统中的时钟和同步 2.1 数字电视信号的传输特点及传输标准 2.1.1 数字信号的两种传输方式 2.1.2数字电视信号载波传输的特点 2.1.3数字电视信号传输的国际标准与国家标准 2.1.1 数字信号的两种传输方式 1.基带传输 经过模/数变换后生成的二进制(或多进制)数字信号通常是以脉冲形式出现,这些脉冲序列往往包含很低的频率分量,甚至直流分量,因而将其占用的频带称为基本频带,简称基带。这些数字基带信号经过适当的码型变换,可以直接进入某些有线信道(如光纤、电缆或双绞线)进行传输,这种传输方式称为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2.载波传输(调制传输) 采用数字调制技术将基带信号的频谱搬移到适合的射频传输信道(频道)进行传输,称为数字信号的载波传输或调制传输。 数字信号的载波传输与基带传输的主要区别就是增加了调制和解调这样两个环节。 2.1.2数字电视信号载波传输的特点 1.数字调制信号的频谱对称,能量均匀 在数字电视系统中,多套节目的TS码流通过调制占用一个8 MHz的标准频道,频谱对称,能量均匀。 2.数字调制的频带利用率高 在一个8 MHz的射频带通信道中,采用数字调制技术一般情况下可传输6~8套节目。 3.采用比特流的方式传输 经过数字化处理后的图像、伴音及其他各种信息,按照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通过压缩编码和系统复用生成了标准的TS传输流。由于这种MPEG-2的传输比特流是一种数据包结构,可以很方便地加入适当的数据和其他信息,从而使数字电视的传输具备了可扩展性、可分级性和可双向交互的特性。 模拟与数字调制信号的频谱结构对比 在模拟电视系统中,一套节目的视、音频信号通过调制后占用一个8MHz的标准模拟信道,载波的频谱成份(或功率)集中在各载频附近,如上图所示。 在数字电视系统中,多套节目的TS码流通过调制占用一个8 MHz的标准频道,数字调制信号的频谱对称,能量均匀,因此,数字频道的载频应安排在8 MHZ频道的中央位置,如下图所示。 数字电视传输的可分级性 数字电视传输的可分级性,体现在同一个信道允许不同类型(音频、视频和数据)、不同制式(屏幕的宽高比、立体声伴音的通道数目等)、不同传输等级的信号在同一信道中传输,低清晰度LDTV、标准清晰度SDTV和高清晰度HDTV的节目不仅可以在同一个信道中传输,甚至可用同一台接收设备接收,呈现出不同清晰度的图像见下表。 2.1.3数字电视信号传输的国际标准与国家标准 数字电视广播信道编码及调制标准,主要是规范信息经信源编码和复用后在向有线网络、卫星及地面无线等传输媒介发送前所必须进行的技术处理,内容将涵盖从复用器之后到终端用户接收设备之间的整个系统。由于本书的重点是介绍数字电视的有线传输及机顶盒,所以对于编码方案和调制方案的介绍也以有线数字电视为主。 1。数字电视有线传输的国际标准 2.我国数字电视有线传输的行业标准(GY/T170-2001) 我国数字电视有线传输的行业标准为GY/T170-2001《有线数字电视广播信道编码与调制规范》,自2001年7月1日起实施。标准中规定了有线数字电视广播系统的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方法,定义了从MPEG-2系统复用器之后到有线电视综合解码接收设备(IRD)之间整个传输系统的各功能块的组成,如下图所示。 2.2数字电视信道编码技术 2.2.1信道编码技术概述 2.2.2 RS编码技术 2.2.3数据交织技术 2.2.1信道编码技术概述 1.信道编码的主要目的及基本原理 主要目的: 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差错控制,提高整个传输系统的可靠性,尽可能使误码率满足系统指标的要求。 信道编码又称差错控制编码其基本原理是: 为了使信号具有检错和纠错能力,在被传信息码元的基础上新增加一些冗余码元,称为监督码元,这些监督码元与被传信息码元之间以某种确定的规则建立一定的关系(约束)用来进行检错和纠错,发送端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称为纠错编码。 在接收端按照既定的规则校验信息码元与监督码元的关系,一旦传输发生差错,则信息码元与监督码元的关系就受到破坏,接收端便可实现检错(发现错误码元)甚至纠正错误,输出原信息码元,接收端按规则实现检错、纠错的过程称为纠错解码。 信道编码以降低传输效率为代价,换取了传输信号误码率的降低,大大提高了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2.差错的产生及多种差错控制编码方案 要想实施有效的差错控制,必须研究差错产生的原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章节8字幕制作.ppt.ppt
- 端午节艺术与人文教学设计.doc
- 第10章PLC、触摸屏和变频器综合应用10.1JWF1124型清棉机10.2电路.ppt
- 章节10视频合成编辑.ppt.ppt
- 第02章数字电路逻辑设计(含补充).-大连理工大学精品课程.ppt
- 第10章顾客关系管理.ppt.ppt
- 第10章网络通信-Java语言程序设计.ppt
- 第11章客户-服务器交互模型.ppt
- 第10章表单与字串.ppt
- 第11章数字系统设计§11-1数字系统设计概述§11-2ASM图、MDS图.ppt
- 2025至2030中国跨境电商物流服务行业市场现状国际竞争及投资效益预测分析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低空交通行业报告:无人机「硬件+服务」订阅制模式发展策略与前景.docx
- 个人职业规划班会.pptx
- 2025年低空医疗救援无人机物资装卸效率改进报告.docx
- 2025年医药冷链绿色仓储认证体系指南报告.docx
- 2025年巡检无人机氢燃料电池成本下降路径报告.docx
- 2025年低空经济「城市交通」无人机物流配送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储能系统安全预警技术发展趋势与挑战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治理风险评估报告.docx
- 2025年全国残特奥会的具体实践.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