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十章第2讲物质检验与分离提纯鲁科版程序.ppt

2016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十章第2讲物质检验与分离提纯鲁科版程序.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堂演练 试身手 强素能 基础题组 D B 3.(2015·大连高三质检)下列实验与物质微粒大小无直接关系的是(  ) C 4.(2014·广东汕头一模)物质制备过程中离不开物质的提纯。以下除杂方法不正确的是(   ) B 加入足量Na2SO3(aq),充分振荡,分液 除去C2H5Br中的Br2 D 通过NaHCO3(aq,饱和),然后干燥 除去CO2中的HCl气体 C 将混合物制成热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 除去NaCl中少量KNO3 B 置于坩埚中加热至恒重 除去Na2CO3固体中的NaHCO3 A 实验方法 目的 选项 D * 第2讲 物质检验与分离提纯 考点突破 基础梳理 课堂演练 基础梳理 抓主干 固双基 知识梳理 一、常见离子的检验 1.常见阳离子的检验方法 (1)用NaOH溶液检验 (2)焰色反应 (3)特殊检验法 2.常见阴离子的检验 (1)利用酸碱指示剂检验 白色沉淀 沉淀消失 无色无味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沉淀消失 有刺激性气味 浅黄 黄 蓝 答案: (1)× (2)× (3)× (4)× (5)× (6)× 二、常见气体的检验 见附表 【想一想】 (1)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又变澄清,能否判断该气体一定是CO2,说说你的看法? (2)能使品红溶液退色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硫吗,你怎么认为? (3)你知道CO2中混有SO2,如何检验CO2吗? 答案:(1)不能。若气体是SO2,也有相同的现象发生。若该气体无色无味,则可以判断是CO2。 (2)Cl2、NO2也能使品红溶液退色,但退色后的品红加热后能恢复至红色的为二氧化硫。 (3)CO2和SO2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必须用酸性KMnO4溶液除去SO2且用品红溶液验证SO2已被除尽后再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检验CO2的存在。 三、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1.分离与提纯的不同 分离:将混合物中的各 分离开来,获得几种 的操作。 提纯:将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而得到 的操作,也叫混合物的净化或 。 组分 纯净物 纯净物质 除杂 2.物理方法 见附表 【连一连】 (1)过滤       a.从海水中获取粗盐 (2)重结晶      b.四氯化碳和水的分离 (3)蒸发       c.氯化钠溶液中含泥沙 (4)蒸馏       d.由石油制备汽油 (5)分液       e.除KNO3中混有的NaCl 答案:(1)—c (2)—e (3)—a (4)—d (5)—b 自主整理 考点突破 解疑难 提知能 常见物质的检验 考点一 典例引领 (2)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2013年新课标全国理综Ⅰ)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 ②(2013年大纲全国理综)取少量溶液滴加CaCl2溶液,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浑浊来确定NaCl溶液中是否混有Na2CO3。(  ) 答案:(1)取少量样品溶于足量稀盐酸,静置,取上层溶液(或过滤、取滤液),滴加BaCl2溶液,若出现沉淀则说明含有Na2SO4杂质(合理答案均可) (2)①√ ②√ ③× ④× ⑤× 归纳总结 1.物质检验的类型 根据已知实验及现象,分析判断,确定被检验的是什么物质,并指出可能存在什么,不可能存在什么 推断 根据物质的特性,通过实验,检验出该物质的成分,确定它是否是这种物质 鉴定 利用不同物质的性质差异,通过实验,将它们区别开来 鉴别 2.物质检验的一般程序和基本原则 第一步:取少量试样(如试样是固体要先配成溶液)放入容器(通常用试管)。 第二步:根据要求在试样中加入合适的试剂。 第三步:根据所发生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1)不许用原瓶操作:鉴别的目的是为了以后的使用,若用原瓶操作,污染了原瓶中的试剂。 (2)不许“指名道姓”:结论来自实验现象,在加入试剂之前,该物质是未知的,应该叙述为“若……(现象),则证明有……”,不可出现“取某某物质加入某某试剂……”表达,一般回答顺序为:各取少许→溶解→加入试剂→描述现象→得出结论。 3.物质检验的技巧和要求 (1)先物理后化学,先利用物质的特殊颜色、状态、气味、焰色反应等进行检验,后利用化学反应检验。 (2)先常温后加热,先鉴别出常温下反应的物质,后鉴别加热条件下反应的物质。 (3)先分组后“逐一”,根据阴(阳)离子或官能团的性质类似分成若干组,然后再逐一鉴别。 (4)检验反应要求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典型性和明显性的外部特征。如品红溶液检验SO2,KSCN溶液检验Fe3+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NH3等颜色的改变,或气体的生成,或沉淀的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