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2(2011年连云港市). 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现代化的闸门,使反动力量再也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了”。这主要是指它??????????????????????????????????????????????????????????????? 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C.清除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D.动摇了封建制度的根基 A (2011·山东聊城) 11.某班同学拟举办辛亥革命1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活动的主题分别确立为“构想共和”“浴血共和”“缔造共和”“维护共和”。以“缔造共和”为主题的纪念活动最应该选择在( ) A.东京 B.武昌 C.广州 D.南京 D 20(2011年泰安市).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最主要的共同成果是 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 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D.实现了民族独立 C (2010·江苏徐州) 4.2010年5月23日上午,孙中山铜像回迁揭幕仪式在南京市新街口广场隆重举行。孙中山先生受世人敬仰,其丰功伟绩有( ) ①建立中国同盟会 ②提出三民主义 ③亲自发动武昌起义 ④成立中华民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B (2010·贵州贵阳) 12.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通过改革土地制度,解脱劳动者的贫困,做到“家给人足”。三民主义中具体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 民主主义 C 191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四位中国人在聊天。张义说:“我的一个朋友参加过公车上书。”李辛说:“我的朋友参加过义和团运动。”王平说:“我和很多朋友一直住在东交民巷。”赵洋说:“报纸上说孙中山已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四人表述的情况,不可能的是 A.张义 B.李辛 C.王平 D.赵洋 [参考答案]C [2007年广安中考] 第7题 “皇帝倒了,辫子割了”。少年瞿秋白用这八个字概括了某次革命的历史功绩。这次革命的功绩是 ①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②拉开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 ③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④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 B[09嘉兴中考]第17题 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斗争中愈挫愈奋,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是指 A.没有建立起中华民国 B.没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C.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参考答案] C[09孝感中考]第20题 下列刊物中,反映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历史发展潮流的是: [参考答案]C[2008年·四川乐山] 第19题 26(2011年成都市).(10分)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4江南制造总局的跑场 图5维新派创办的《时务报》 图6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成立 图7《新青年》杂志 (1)请你依据四幅图片材料,分别写出与之相对应的运动(或事件)的名称。(4分) (2)请简要回答与图6相列应的运动(或事件)突出的历史功绩。(4分) (3)请说出以上四幅图片反映的时代主题。(2分) (l)图4洋务运动;图5戊戌变法;图6辛亥革命;图7新文化运动。 (2)历史功绩: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人人心;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或“中国有识之士对近代化道路的探索”。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均可) 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经过: 序幕 酝酿 开展 公车上书 创办政治团体、报刊、学堂 戊戌变法 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 任用维新人士。 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 文化教育上: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 有利于资 产阶级参 与政权 打击了封建 官僚制度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有利于传 播资产阶 级思想 思想上: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有利于 军事强大 1898.6.11-1898.9.21 反映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需求 戊戌变法历史意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