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冶金工业气体中毒的防治方法(共3968字)
浅析冶金工业气体中毒的防治方法(共3968字)
1井下有毒有害气体的监测与防治
需进入老采空区、废旧巷道前,应事先对CO以及O2、CO2进行监测。需进入已停用的斜井、老硐前,应事先对CO、H2S、SO2以及O2、CO2进行监测。井下使用柴油动力的无轨设备所排出的废气,是各种成分的混合物,其中主要成分以氮氧化物、一氧化碳、醛类和油烟等四类成分的含量较高、毒性较大,应对采场作业面和涉及周边区域的井巷进行CO、NO2、CH2O(甲醛)以及O2、CO2的监测。
1.1井下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治
空气中有这些气体及物质的存在,并超过安全卫生标准浓度;被吸入人体;对人体作用超过一定的时间。只有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时,它们才能对人体产生危害,若是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条件,都不会危害人体的健康及生命安全。因此只要采取有效的通风防尘措施和个人防护措施,破坏这三个条件的同时存在,就能达到对人体“无害”的目的。特别要注意的是,对有毒有害气体中毒者在作业现场实施抢救时,一方面要对事故地点加强有效的局部通风;另一方面救护人员应佩戴空气(氧气)呼吸器或防毒面具,方可进入现场进行科学的施救。贸然进入将会扩大或蔓延群死群伤的安全事故,后果十分严重。CO和H2S气体均为易燃易爆气体。防止矿井内爆炸性气体爆炸的措施,主要有加强矿井通风和在矿井内严格控制火源两种。
1.1.1一氧化碳(CO)与二氧化氮(NO2)的防治
从CO和NO2的特性可以看出,都是毒性很强的有害气体,并同时产生在爆破后和柴油机排出的废气中。由于二者对人体中毒部位不同,在对中毒者进行施救时应加以区别对待。当炸药爆炸时,除产生水蒸气和氮外,还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有毒有害气体,统称为炮烟。它会直接危害井下员工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在一般情况下,爆炸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大部分为一氧化碳和氮氧化合物。如果将爆破后产生的二氧化氮,按1L二氧化氮折合为6.5L一氧化碳计算,则1kg炸药爆破后所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相当于一氧化碳量)为80~120L。当井下失火引起欀木燃烧时,由于井下氧气供应不充分,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如一架棚子(直径为0.18m、长2.1m的立柱两根、长2.4m的横梁1根,体积约为0.17m3)燃烧所产生的CO量约为97m3(97000L),足以使断面为4~5m2的巷道,在2km长范围以内的空气中CO含量达到致命的数量,使人在短时间内死亡。在井下每1m3的木材燃烧,可生成673kg(约570m3)的CO气体。
(1)因CO比空气轻,如井巷无贯穿风流或通风不良,能均匀的散布于空气中,易积聚在井巷顶部。由于CO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不用特殊仪器检测,人不易察觉,往往容易发生CO中毒事故。因此,在进行长独头掘进、或向上掘进天井、上山等作业时,一定要采取局部通风措施、布置合理的通风方式、保障通风设备设施的完好和正常运行,同时应加强监测检查工作。由于CO是一种性质极毒的气体,在井下各种中毒事故中所占的比例最大,约占95%以上。当发生CO中毒事故时,千万不可贸然进入现场施救,以免再次发生中毒事故的扩大与蔓延。应将人员立即分为两组,一组人员要以最快的速度与坑外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尽快通知医院以及施救人员携带空气呼吸器、监测仪器等抢救设施赶赴现场;另一组人员无论如何首先要赶快采取局部通风措施,对作业现场进行有效的通风,并确保一定的通风时间后才可进入现场施救;否则应等携带空气呼吸器的施救人员到来时,再一起配合施救。CO中毒的特征是呼吸浅而急促、失去知觉时面颊及身上有红斑,嘴唇呈桃红色。对CO中毒者应尽快将其转移到新鲜风流中并进行人工呼吸,仍有希望得救。
(2)NO2常会伴随在看得见的炮烟或柴油设备的废气中,一般情况下人员会本能的自我加以预防。NO2中毒的特点是起初无感觉,往往要经过6~24h后才会出现中毒征兆,突出的特征是指尖、头发变黄。即使在危险浓度下起初也只会感觉呼吸道受刺激、咳嗽,但经过6~24h后,就会产生严重的支气管炎、呼吸困难、吐黄痰、呕吐、发生肺水肿等,以致很快死亡。NO2中毒不可采用人工呼吸,应避免对患者肺部的刺激,以免加剧肺部浮肿,使肺水肿进一步恶化。可用间断拉舌头以刺激神经引起呼吸的方法进行抢救,同时应立即送往医院在喉部气管内注射碱性溶液(5%NaHCO35mL),以减轻肺水肿现象,此法对NO2中毒急救非常见效。由于NO2极易溶于水,并与水化合生成硝酸。因此,爆破时使用水炮泥,爆破后加强通风或喷雾洒水,对降低NO2浓度,效果良好。
1.1.2硫化氢(H2S)与二氧化硫(SO2)的防治
在矿石含硫量超过15%~20%的矿井里,CO和SO2含量会不断增加,这是矿石自燃火灾的主要征兆之一。凡是矿井中由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清真保证体系培训.ppt VIP
- 2023年中外电影史论题库答案完成版.doc VIP
- (高清版)B-T 15596-2021 塑料 在玻璃过滤后太阳辐射、自然气候或实验室辐射源暴露后颜色和性能变化的测定.pdf VIP
-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管理培训记录(40篇).doc VIP
- 《苏格兰的风》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VIP
- 调色师:达芬奇视频剪辑调色从入门到精通(上篇,共上中下3篇).pptx VIP
- 2025 银行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简章.pdf VIP
- 初中满分优秀作文五篇(写成长、写人生、写逐梦、写逆风、写母爱).docx VIP
- 《GBT 11345-2023 焊缝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 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专题研究报告.pptx VIP
- 6-特种设备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定期校验、检修及记录制度.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