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北师范学院高校管理论文(共3857字)
湖北师范学院高校管理论文(共3857字)
一、注重秩序
(一)整饬校园
1944年秋,国立湖北师范学院校舍主体工程全面竣工,校园实行分区规划,设置教学区(包括各系教室)、行政区(办公室)、教学设备区(包括图书馆、音乐厅)、文娱活动区、大饭厅、职工住宅区、学生宿舍等。据1948届校友傅一勤回忆,汪院长在任内所做的整饬校园的“功德事”,一是把同学们每天上下山必走的泥巴路铺上了石子,并修了部分石条台阶,解决了大家每天上下课行路难的问题;二是在大礼堂添置了新的餐桌。用汪院长自己的话说,即“我把大家从地上请起来能站着吃饭了”,等到山下餐厅完工,就不再在大礼堂吃饭了。同时,山下建了明亮的新宿舍,也不再窝在山上那老旧阴暗的茶厂厂房了。国立湖北师范学院1948届校友朱希潞想起当年的校园,仍历历在目。朱希潞说:“至今我仍想起那山头的院本部、礼堂、教室,那一坎坎梯田茶园,那山下的涌泉水潭、宿舍和饭厅。我们每天早起盥洗、朝读、上课、吃饭,到晚上,自习,就寝,一天要沿着石阶上上下下来回多次,倒也锻炼得大家腿灵身健。”
(二)确立学制与专业
一是确定学制。国立湖北师范学院确定学制为五年,同时设置各专业课程,规定一定的学分。第一至第四学年,学校要求学生在校修业,在限期内完成专业课程,达到规定学分;第五学年,要求学生充任实习教师,实习期满后,必须撰写实习报告,及格后方可毕业。二是设置专业与科目。国立湖北师范学院成立后,相继设置8个专业,相应建立8个学系,即教育学系、国文学系、英语学系、史地学系、数学系、理化学系、音乐学系、体育学系。各系规定了学生必修及选修科目,同时规定了各专业的修业科目和学分。
二、延聘良师
在美国流行一句名言,即“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大学(Good faculties and good university)”。汪院长深知此道。汪院长上任时,正值国立湖北师范学院改制伊始,师资力量薄弱。因此,他四方奔走,广泛延揽人才。为了壮大教师队伍,他提出的原则是:“唯能胜任愉快者是用,原有教授、副教授、讲师,一律续聘任教。尚有余额,则延聘时下名流。”由于他的声望高,一批名流慕名而来。因汪院长的聘请而来校执教的有:理化系主任李家光教授、史地系主任唐祖培教授、英语系主任李毓华教授、教务长周光达教授(国内知名琵琶专家)、总务长尹聘伊教授、钢琴专家钟林以及台大教授程璟、张昭麟、齐植采、齐植朵、陈志纯、沈雨生、杨大钧、刘式昕、程发韧、李叔熙、饶校文等。教学人员共约60人,创造了“五峰山时期第二个师资鼎盛的高峰”。英语系程仰秋教授在语音方面颇有研究。他用双语教学,讲课声如洪钟,板书清晰,讲课有一种震撼效应,给人留下深刻而持久的印象。听课的学生每次边听边记,生怕漏记要点。一位同学说:“他的课给我们打好英语语音知识基础,使我们在以后几十年教学中受用不尽。”程教授在上“翻译”课时,把国立湖北师范学院院歌译成英文,以为示范,显示其翻译的功力。院歌中“五峰”一词,其中“五”最直接的翻译当然是five,不过为了格律关系,需要一个二音节字,最后选了拉丁字“penta”,把“五峰”译为pentapeak。这给当时的学生傅一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傅一勤说:“之后我翻译唐诗的兴趣,或许受到此课影响。”理化系齐植朵教授讲授微积分、微分方程等课程。理化系1948届校友成崇椿当时是国立湖北师范学院篮球队队员。在一次比赛胜利后,齐教授对他说:“你球打得好,书也要读好,微积分的习题要多做不可少,今后我会注意你的。”成崇椿听了此番叮嘱,心中七上八下,深感不安,对微积分唯有多做多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由于对微积分多下了功夫,小考、大考均顺利过关,甚至在二年级微分方程由齐植朵教授任教时,亦顺利通过。老师的督促认真,使学生学习获得益处至深且广,对崇椿日后教学之影响甚钜。”虽然以上事例仅为国立湖北师范学院五峰山时期师资之一斑,但从中可窥当时教师队伍之全豹。正是由于有一大批专业造诣深厚且师德高尚的教师,才使国立湖北师范学院在五峰山时期有较大发展,为湖北乃至全国培养了大量人才。
三、营造风气
(一)营造良好的治学风气
国立湖北师范学院办学正值战乱时期,物资匮乏,五峰山信息闭塞,图书欠缺,即使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学子们也苦学不辍,学风甚优。史地系1946届校友屠炳春得知其班友鲁祖鸿私藏一套“开明版《二十二史》”,经多次恳求,终得借阅一册,如获至宝,就着公共场所如饭店、澡堂似月光般朦胧的灯光啃读。他至少有三个学期伴着点三支灯芯草的桐油灯挑灯夜读,并利用总务处废弃纸张背面的空白作为资料卡,分类摘录原始文献,对每一条目注明出处,为其日后治史打下了扎实的基础。1948届同学三年级时的必修课“哲学概论”,由张聿非教授讲授。张先生概述了西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