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茌平县第二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周末仿真模拟(6)(历史)含详解.docVIP

山东省茌平县第二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周末仿真模拟(6)(历史)含详解.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省茌平县第二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周末仿真模拟六 历史试题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1.“几乎每一位西方作者写到中国社会状况时,毫无例外地要描述一番中国人吸食鸦片的方式及其对道德和身体的危害。于是,在一般印象中,中国就是抽鸦片的国家。”(western concepts of China and the Chinese,1840~1876)材料中的“中国形象”形成的原因不包括( ) A.鸦片输入,国人吸食 B.西方学者刻意捏造事实 C.中弱西强,不受尊重 D.西方的舆论宣传和偏见 【答案】B 2.凌青诗作:“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诗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有( ) ①虎门销烟 ②签订《南京条约》 ③签订《马关条约》 ④香港回归 A.①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3.《安德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记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能轻易放过的。”最终“中国接受”他们的条件后,失去了( ) ①关税自主权 ②内河航运权 ③九龙司地方一区 ④香港岛 A.①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由材料可知这是考查《南京条约》的内容,而②是《天津条约》的内容,③是《北京条约》的内容。 【答案】B 4.有人说,中国“战前千年不变,战后十年一变”。这里的“战”是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由“战前千年不变,战后十年一变”可知,是第一次使中国发生重大变化的战争。 【答案】A 5.(浙江杭州萧山九中2011届高三质量检测)法国历史学家亨利·高第说:“我并不认为这在当时是个好办法。我们这样做了,就使得中国人感觉到,我们才是真正的野蛮人。此外,对同胞无辜的血,我们也不应该向石头寻仇。法国人与其英国同盟军的分歧就在这一点上:抢劫,可以;放火,不行!”亨利·高第所评价的历史事件是( ) A.英军武力强占香港岛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 D.德国强租胶州湾地区 【答案】B 6.日本右翼教科书篡改甲午战争起因:“清不想失掉最后的朝贡国朝鲜,开始将日本作为敌人。日本进行了日清和日俄两场战争,就是由于东亚的这种国际关系。”这段历史的真实情况是( ) ①朝鲜农民起义威胁到日本的安全 ②清军协助朝鲜镇压农民起义威胁到日本的安全 ③明治维新后,日本军事实力上升,制定了侵略中国的政策 ④日本蓄意挑起战争,袭击清军运兵船,挑起战端 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挑起的,是有既定方针的,而朝鲜农民起义和清军镇压农民起义并未给日本造成威胁。 【答案】C 7.(山东省临沂一中2011届高三检测)康有为在诗中写道:“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锚轩(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种轻车)出议和……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从该诗中可以获取的有效历史信息有( ) ①甲午海战战斗壮烈 ②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③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遭到清廷压制 ④维新派发起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由“海东龙泣舰沉波”可以得出①是甲午海战;由“议和”得出②;由“台人”“谣谍遍网罗”可以得出③;④没有涉及,可排除。 【答案】A 8.上联是“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作者是中日甲午战争的主要策划者、日本内阁首相伊藤博文,当他把这幅上联拿给前去日本谈判的李鸿章,要求李鸿章对出下联时,这位清政府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思考良久,终于勉强想出下联:“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下列对李鸿章的下联理解正确的是( ) A.清王朝整体的软弱导致被迫签约 B.李鸿章本可以不理伊藤博文 C.玉帛是精品,李鸿章愿意做“玉帛相将” D.李鸿章无视皇权,说自己有帝王度量 【解析】李鸿章的下联,以“帝王度量”大来掩饰清王朝失败割地赔款的事实,反映了整个清王朝从皇帝到大臣的软弱,这也是战争失败的原因之一。 【答案】A 9.1894年,外国资本在中国经营的近代工业的投资总额约2 800万元。到1914年,外国在华工业投资总额约1 106万美元,较1894年前工业投资扩大了近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