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第三中学2012-2013届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文)试卷 含解析.docVIP

广东省揭阳第三中学2012-2013届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文)试卷 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2.将答案全部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否则答题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4分,12小题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48分) 1.《吕氏春秋·任地》中记载:“上田弃亩(垄),下田弃畎(沟)。五移无耨,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今兹美禾,来兹美麦。”下列对上述材料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先进的耕作方法 B.说明古代农业很早就懂得了精耕细作 C.是古代曲辕犁普遍使用的鲜明写照 D.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的智慧结晶史书 2.张某是一位生活在唐朝中期扬州近郊的农民,他遇到的情况有( ) A.空暇之时,与家人一起纺棉织布,制作冬天的衣物 B.采用新的生产工具——曲辕犁,粮食产量得到提高 C.农闲时去集市卖点农产品,换取银钱和纸币 D.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开始添置粉彩瓷装饰房子 3.清朝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所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强化自然经济 C.造成中国的日益落后 D.加速小农经济的解体 4.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使新旧两个大陆建立了联系殖民者,对美洲人民进行了野蛮的侵略和屠杀。走出原始的野蛮状态,进入文明时代”,“缩短了美洲社会步入资本主义文明时代的历史进程”。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A.中国经济开始卷入世界市场 B.中国丝、茶质量高 C.中国茶、丝生产发展迅速 D.中国自然经济完全崩溃 8.梁启超评价洋务运动的实践者李鸿章说:“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以下与其“伟人”评价无关的史实是( ) A.B. C. D. 9.下图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示意图,属于B、E段发展的原因是A.列强放松侵略为其提供发展机会 B.政治革命为其扫清发展障碍 C.群众性爱国运动为其赢得市场 D.政府的政策激发了投资热情下面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1.“匡仲谋(1877~1956),出生于江苏无锡杨墅园匡村。1902年在沪独资开设亚东棉业公司……鉴于日货充斥市场,民族工商业岌岌可危,匡仲谋于民国15年在上海开办‘蓬莱国货市场’。……八一三淞沪战争爆发,蓬莱市场被日军焚烧,给匡仲谋以毁灭性打击。抗战胜利后,匡仲谋东山再起,再度开设蓬莱商场。”与上述材料相吻合的史实不包括( ) A.亚东棉业公司的开设折射出清政府已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蓬莱国货市场”首次开办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处于短暂春天 C.日本的全面侵华,使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受到了沉重打击 D.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不断发展的力量之一 12.从1978到1992年,历经14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明确方向。这里的方向指 A.改革开放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D.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材料一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矣。——西汉 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二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涂者,盖皆本也。——明末清初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三 (1661年)法兰西“始有船只赴中国之广州,但贸易额甚微。”——《中国对外关系简史》 材料 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称为“西班牙胡椒”。到17世纪,欧洲人能够在餐桌上品尝到来自海外的美味,主要是荷兰人的功劳。——据《欧洲文化史》等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封建时代怎样的基本经济思想?(2分) 如何评价这一基本经济思想?(分)(2)归纳材料二中的经济思想,这一思想产生于怎样的历史条件下?(分) (3) 试分析材料三中“贸易额甚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5)材料描述的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