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
1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
1
2
3
1.实验目的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碰撞过程中的不变量,我们需要在包括物体质量和速度在内的整体关系中探究哪些量是不变的,所以实验中一方面需要控制碰撞必须是一维碰撞,另一方面还要测量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并通过计算探究不变量存在的可能性。
1
2
3
2.实验原理
(1)探究思路:
①一维碰撞:两个物体碰撞前沿同一直线运动,碰撞后仍沿这一直线运动,这种碰撞叫作一维碰撞。
②探究不变量:在一维碰撞的情况下,设两个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m2,碰撞前的速度分别为v1、v2,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v1、v2,如果速度与我们规定的正方向一致,取正值,相反取负值,依次研究以下关系是否成立:
a.m1v1+m2v2=m1v1+m2v2;
1
2
3
探究以上各关系式是否成立,关键是准确测量和计算碰撞前与碰撞后的速度v1、v2、v1、v2。
若以上关系均不成立,可进一步探究 等关系式是否成立。
(2)实验方案设计:
方案一:用气垫导轨完成两个滑块的一维碰撞。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①质量的测量:用天平测量质量。
②速度的测量:利用公式 ,式中Δx为滑块(挡光片)的宽度,Δt为计时器显示的滑块(挡光片)经过光电门所对应的时间。
③利用在滑块上增加重物的方法改变碰撞物体的质量。
④实验方法:
1
2
3
1
2
3
a.用细线将弹簧片压缩,放置于两个滑块之间,并使它们静止,然后烧断细线,弹簧片弹开后落下,两个滑块随即向相反方向运动(图甲)。
b.在两滑块相碰的端面上装上弹性碰撞架(图乙),可以得到能量损失很小的碰撞。
c.在两个滑块的碰撞端分别装上撞针和橡皮泥,碰撞时撞针插入橡皮泥中,把两个滑块连成一体运动(图丙),这样可以得到能量损失很大的碰撞。
1
2
3
方案二:利用等长悬线悬挂等大的小球实现一维碰撞。
①质量的测量:用天平测量。
②速度的测量:可以测量小球被拉起的角度,从而算出碰撞前小球对应的速度,测量碰撞后小球摆起的角度,算出碰撞后小球对应的速度。
1
2
3
③实现不同碰撞情境的措施:用贴胶布的方法增大两球碰撞时的能量损失。
方案三:利用小车在光滑长木板上碰撞另一辆静止的小车实现一维碰撞。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
2
3
①质量的测量:用天平测量质量。
②速度的测量: ,式中Δx是纸带上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可用刻度尺测量;Δt为小经过Δx所用的时间,可由打点间隔算出。这个方案适合探究碰撞后两物体结合为一体的情况。
③碰撞的实现:两小车的碰撞端分别装上撞针和橡皮泥。碰撞时,撞针插入橡皮泥中,两小车连在一起运动。
1
2
3
3.实验器材
方案一:
气垫导轨、光电计时器、天平、滑块两个(带挡光片)、重物、弹簧片、细绳、弹性碰撞架、胶布、撞针、橡皮泥等。
方案二:
带细线的小球(两套)、铁架台、天平、量角器、坐标纸、胶布等。
方案三:
光滑长木板、打点计时器、纸带、小车(两个)、天平、撞针、橡皮泥等。
探究一
探究二
实验指导
典例剖析
探究一实验原理与步骤?
实验步骤
不论采用哪种方案,实验过程均可按实验方案合理安排,参考步骤如下:
(1)用天平测量相关碰撞物体的质量m1、m2,填入预先设计好的表格中。
(2)安装实验装置。
(3)使物体发生碰撞。
(4)测量或读出碰撞前后相关的物理量,计算对应的速度,填入预先设计好的表格中。
(5)改变碰撞条件,重复步骤(3)(4)。
(6)进行数据处理,通过分析比较,找出碰撞中的“不变量”。
(7)整理器材,结束实验。
探究一
探究二
实验指导
典例剖析
注意事项
1.保证两物体发生的是一维碰撞,即两个物体碰撞前沿同一直线运动、碰撞后仍沿同一直线运动。
2.气垫导轨是一种精度较高的现代化教学仪器。切忌振动、重压,严防碰伤和划伤,绝对禁止在不通气的情况下将滑行器在轨面上滑磨。
3.若利用气垫导轨进行实验,调整气垫导轨时注意利用水平仪确保导轨水平。
4.利用摆球进行实验时,可以将实验仪器靠在一个大型的量角器上,这样可以较准确地读出小球摆动的角度,以减小误差。
5.若利用摆球进行实验,两小球静止时球心应在同一水平线上,且刚好接触,摆线竖直,将小球拉起后,两条摆线应在同一竖直面内。
6.碰撞有很多情形,我们寻找的不变量必须在各种碰撞情况下都不改变,才符合要求。
探究一
探究二
实验指导
典例剖析
【例题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两球的碰撞来探究碰撞过程中的不变量,图中PQ是斜槽,QR为水平槽。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年6月协鑫重整上海超日案件探索.docx
- 2-1脂肪烃探索.ppt
- 2015年10月大英博物馆参观攻略探索.docx
-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6.1《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探索.ppt
- 2015年12月尔雅泥巴到国粹考试(上)探索.docx
-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7.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探索.ppt
- 2-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探索.ppt
- 2-2-2叶片泵探索.ppt
- 2015年-2013年厦门市中考物理(附)探索.docx
- 2015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二上学期政治期末考试及参考探索.docx
- 基于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大概念教学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8 《基于大数据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与风险防范策略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生成式AI的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化学实验安全与环保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加强林业科研机构团队合作与沟通的管理措施.docx
- 模具制造行业数字化车间建设与产业链协同发展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城市噪声污染治理与城市居民参与度的关系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地域文化在旅游产品与旅游者文化认同的培育》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数字化教学策略对学生学习情感数据与学生态度培养的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食品安全试题(附答案).docx
- 初中数学课堂等待时间对教学氛围的影响及调控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