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信息安全意识及防护培训
绿盟科技
刘进
1 现状分析
5 网络安全
4 个人信息安全防护基本技能
3 信息安全基本常识
2 信息安全事件与威胁
现状分析(安全层面)
1 现状分析
5 网络安全
4 个人信息安全防护基本技能
3 信息安全基本常识
2 信息安全事件与威胁
安全形势汇总
“拖库”事件
索尼PSN网络被黑事件
APT(高级持续性威胁)
Duqu和Stuxnet(震网)
OPEN SSL HEART BLEED
Flame(火焰)
明天
今天
昨天
人性化攻击工具运用将更加广泛
攻击复杂度大大降低
完全以金钱或政治利益为目的,发起攻击
攻击复杂度下降,有自动化攻击工具
大多以金钱、政治为目的,发起攻击
黑客攻击水平高
攻击复杂度高,主要靠手工完成
大多以技术炫耀、恶作剧为目的对目标系统发起攻击
欲望、动机的变化
发展与变化
发动攻击的代价或难度越来越低
“低轨道离子炮”(LOIC),并有安卓版本;
攻击成本低:采用应用层攻击并不需要消耗很大的带宽
黑客组织——Anonymous LulzSec
Anonymous:威胁2012年3月31日要干掉整个互联网,引起轰动和运营商的恐慌;
LulzSec:入侵美国CIA;入侵国会参议;入侵日本索尼公司等政府和企业网站
病毒、木马的地下产业链日益完善
上游提供加壳工具、免杀工具,下游利用这些工具对病毒进行加工,以逃避杀毒软件的查杀;上游编写病毒,下游销售病毒。
依托Web2.0提供的便利,木马、黑客的制作也已形成了“人民战争”,从业人员达数十万;而且他们之间分工协作,形成了技术和经济的产业链
1 现状分析
5 网络安全
4 个人信息安全防护基本技能
3 信息安全
2 信息安全事件与威胁
信息安全
可用性:
业务连续——拒绝服务
完整性
数据篡改——数据篡改
机密性
数据保密——数据泄漏
信息安全—可用性
2009年5月19号
我国互联网遭遇罕见故障,江苏、安徽、广西、海南、甘肃、浙江六省的电信用户无法正常使用因特网。
信息安全—机密性
2013年棱镜门
——爱德华·斯诺登
泄露美国政府监视、监听民众电话的通话记录以及民众的网络活动。
思科(Cisco)、微软、雅虎、谷歌美国在线、Skype、YouTube、苹果这9家科技公司参与其中,为美国情报机构提供信息。
2006年维基解密( wikileaks.org )
——朱利安·阿桑奇
2010年7月26日,“维基解密”在《纽约时报》《卫报》和《镜报》配合下,在网上公开了多达9.2万份的驻阿美军秘密文件,引起轩然大波。
2011年10月,朱利安·阿桑奇警告称,由于受到美国金融机构的“经济封杀”。
信息安全—机密性
信息安全—完整性性
1 现状分析
5 网络安全
4 信息安全意识
3 信息安全基本常识
2 信息安全事件与威胁
为什么会出现信息安全事件?
外因是条件,内因是关键
外因是危险的网络环境,病毒、木马,钓鱼,欺诈等
内因是自己对信息安全的意识和重视
主机安全
个人计算机信息安全防护
操作系统通过帐户来识别用户,并根据帐户的权限为用户的操作授权,不同级别的帐户拥有不同的权限
避免计算机被非授权用户访问
1.为什么要对帐户进行管理?
检查是否存在异常帐户
禁用或删除不需要的帐户
重命名管理员帐户
2.如何对帐户进行管理?
口令设置
良好的习惯:离开计算机时及时锁屏
暴力破解密码时间
软件安装
软件安装:
判断软件类型
软件来源(不要随意安装来历不明软件)
应用软件系统漏洞需要及时更新
对于需要安装的软件进行病毒扫描
系统漏洞
1.什么是漏洞、危害是什么?
漏洞是在硬件、软件、协议的具体实现或系统安全策略上存在的缺陷,从而可以使攻击者能够在未授权的情况下访问或破坏系统。
系统、应用程序、网络设备都可能存在漏洞
导致信息安全安全事件、系统瘫痪、数据丢失
2.如何修复漏洞?
使用windows自动更新
手工下载、安装
补丁修补工具(BigFix)以及第三方补丁修补工具
补丁安装完成后,要及时重启计算机
如何防止可移动存储设备被病毒感染
不要让你的移动存储设备成为病毒的传染源
在不需要写数据的时候,使用设备上的锁定功能来锁定写操作
在移动设备创建autorun.inf文件夹
不要让移动存储设备中的病毒感染你的计算机
安全的可移动存储设备打开方法
安装杀毒软件+及时更新病毒库
计算机病毒
编制或者在计算机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病毒
蠕虫
蠕虫也是病毒,不同的是通过复制自身在互联网环境下进行传播,与病毒的传染能力主要针对计算机内文件系统不同,蠕虫传染目标是互联网内的所有计算机
蠕虫
木马
隐藏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工业结晶进展选编.ppt
-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研讨讲义选编.ppt
- 第一章物流职能与物流业的职业道路选编.ppt
- 第一章现代社会变迁与公共关系的形成、发展选编.ppt
- 二手车技术状况检测选编.ppt
- 双水相萃取探索.pptx
- 二手车检测评估之判断汽车覆盖件是否有过钣金修复基础选编.ppt
- 第一章心理健康与幸福人生选编.ppt
- 第一章——新近制修订的法规标准及规范选编.ppt
- 二滩水电站讲解1125-2选编.ppt
- 新能源电动环卫车辆在2025年跨境清洁服务中的智能技术应用.docx
- 奢侈品行业品牌形象重塑报告:2025年消费者品牌认知变化.docx
- 文化创意产业IP衍生品设计评价体系分析报告.docx
- 智慧化运营2025年乡村生态康养旅游度假区市场营销策略.docx
- 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冀教版2022第四册-冀教版2022教学设计合集.docx
- 汽车制造行业新能源与智能化融合下的产业转型升级研究报告.docx
- 文化创意产业元宇宙化转型:2025年关键技术与应用案例研究.docx
- 文化创意与知识产权跨界融合案例研究报告.docx
- 文化创意产业中元宇宙技术应用与产业生态构建:2025年研究.docx
- 未来课堂,游戏化教学先行:2025年教学设计创新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