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应聘求职与法
第一节 识别就业陷阱
中介陷阱
传销陷阱
合同陷阱
试用期陷阱
一、中介陷阱
结成网络,联合骗钱,各取其利
骗到钱后,人间蒸发
逐步收费,让应聘者欲罢不能
用诱人条件骗取求职者信任
求职尽量通过正规、可靠渠道!
打电话询问当地工商行政等管理部门,证实该中介机构是否真实;
到了中介机构,注意观察是否有正规中介所必有4证,即职业介绍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收费许可证和税务登记证。
任何中介所在未给就业者介绍到满意工作之前都不允许向就业者收取任何费用。
索要发票或凭据。求职者支付费用,要向收费的职介机构索要正式发票或盖章的收费凭据。
二、传销陷阱
当你遇到以下情况时,要警惕——
有人主动提出为你找工作或邀请你到某地游玩;
有事没事给你打电话,向你炫耀他的工作如何轻松、快乐、赚钱;
向你询问大量别人的电话号码或让你给他介绍人过去工作;
给你留的联系方式一般是别人手机或固话,但你拨打时一般又不能找到他本人;
有时候与其通话中途突然有陌生人抢电话跟你聊,借口给你介绍朋友或工作;
当你遇到以下情况时,要警惕——
一般对方在给你打电话时都有一定的兴奋度;
若你对其介绍的工作动心后,对方会要求你独身前往,并要你辞掉目前的工作;
若你问及工作的具体情况后,对方一般都尽量掩盖,并且告诉你公司里有他某个亲戚后台或十分关心自己的老总;
一般对方拒绝跟你上网联系。
一是树立正确的求职心态,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学校的帮助,一定会找到工作的;
二是不要过分相信他人的甜言蜜语和夸大的不实之词,要坚信天上不会掉下馅饼,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致富;
三是要通过正规渠道和正当途径获取就业信息,拒绝道听途说和网络上帖子的信息;
三、试用期陷阱
试用期不签订劳动合同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试用期内随意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但这并不意味着用人单位可以在试用期内随意辞退劳动者。
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是必须举证证明劳动者在试用期间不符合录用条件。
否则需承担因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所带来的一切法律后果。
“试用期”等于“白用期”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试用期内不提供工伤保险待遇
案例:王某在某厂打工,约定试用三个月。在试用期内不慎发生工伤,厂方认为其为试用期,不属于厂内正式职工,不应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问:职工试用期内发生工伤,能否被认定为工伤????? 答:根据《劳动法》及其相关配套法规规定,试用期包括在合同期内,故在试用期内发生工伤,也应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四、合同陷阱
签协议一定要慎重,必须把双方的约定以文字形式写下来,然后签字、盖章,“君子协议”、“口头协议”,一旦发生纠纷难以举证,大学生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
格式合同是指当事人一方预先拟定合同条款,对方只能表示同意或者不同意的合同。
表面看起来,这种合同似乎无可挑剔,可是具体条款却表达含糊,甚至可以有几种解释。一旦发生纠纷,招聘方总会振振有词地拿出这种所谓规范式的合同来为自己辩护,最后吃亏的还是应聘者。
如果改变不了签订格式合同的命运,要注意的是劳动合同中有些条款是空白的,双方可以协商约定,把约定好的内容填上去。
即合同中只约定应聘方的义务,如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若有违反要承担怎样的责任;违约要交纳违约金,而合同上关于应聘者的权利几乎一字不提。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地点、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条款。
该单位要求先试用3个月再签约,小赵欣然同意。试用期满后,签订协议书,备注以下条款:
(1)试用期6个月;(2)服务期5年,5年内提出若调动、考研等要求的,需向本单位缴纳每年2000元违约金;(3)其他未尽事宜按本单位有关规定执行。
A、试用期重复
B、违约金违法
C、“本单位有关规定”
一些危险性行业的用人单位为逃避责任,常常在签订合同时,要求应聘方接受合同的“生死协议”,妄图以与劳动者约定“工伤概不负责”的条款逃避责任。
签订这类合同的主要是建筑、采石等从事高度危险作业的单位。这类企业劳动保护条件差、隐患多、设施不全,生产中极易发生伤亡事故。
“工伤概不负责”的条款无效。
一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合同时,准备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