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缆的交接与预防性试验改过选编.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力电缆的交接与预防性试验 电力电缆线路试验的项目 电力电缆的试验主要指电缆在生产和安装敷设后所进行的各种试验,其项目大致可分为五类: ·例行试验:检验每个产品是否存在偶然因素造成的缺陷。 ·抽样试验:验证生产过程中产品的关键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型式试验:确定电缆产品的设计是否满足预期的使用要求。 ·安装竣工后的交接试验 ·投入运行后的预防性试验。 工厂出厂试验 1)直流耐压和泄漏电流试验(主要用于油纸绝缘电缆线路)。 2)测量绝缘电阻(用于1kV以下的低压电缆线路、200m以内的短电缆线路、停电时间超过一星期但不满一个月的电缆线路、挤包电缆线路的外护层的绝缘检测)。 3)核相试验(用于新安装和检修后的电缆线路)。 4)电缆油试验(用于充油电缆线路)。 5)电缆护层绝缘试验(用于有护层绝缘要求的电缆线路)。 6)电缆线路参数测量(用于需要进行电力系统参数计算的电缆线路)。 7)接地电阻测量(用于高压电缆护层接地及其他土建设施接地系统)。 8)0.1Hz超低频试验(用于35kV及以下电压的挤包绝缘电缆线路)。 9)交流变频谐振试验(用于110kV及以上的挤包绝缘电缆线路)。 电力电缆线路的交接试验和预防性试验因其要求不一,试验项目也略有不同。 现行的电缆线路电气试验项目 表1 1kV和3kV电力电缆例行试验项目 产品名称 检验项目 试验方法 额定电压1kV和3kV电缆 1、20℃导体直流电阻试验 2、交流电压试验 3、室温下绝缘电阻试验 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 见附录B(标准的附录) 见附录C(标准的附录) 交流电压试验 试验电压为2.5U0+2kV(见表2),持续5min,试验结果:绝缘应无击穿。表2 1kV和3kV电力电缆试验电压 额定电压U0/kV 0.6 1.8 试验电压/kV 3.5 6.5 试验结果 绝缘不击穿 2.室温下绝缘电阻试验 20℃时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000MΩ.km。 表3 额定电压6kV到3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例行试验项目 产品名称 检验项目 试验方法 额定电压6kV到3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 1、20℃导体直流电阻试验 2、交流电压试验 3、局部放电试验 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 见附录B(标准的附录) GB/T3048.12 表4 6kV到35kV电力电缆试验电压 额定电压U0,kV 3.6 6 8.7 12 18 21 26 试验电压,kV 12.6 21 30.5 42 63 73.5 91 试验电压为3.5U0kV(见表4),持续5min,试验结果:绝缘应无击穿。 标准名称 电压(kV) 交流电压试验 局部放电试验 GB/T12706.2 GB/T12706.3 6—30 35 3.5Uo/5min 3.5Uo/5min或2.5Uo/30min 1.73Uo/10pC 1.73Uo/10pC GB/T11017 110 2.5Uo/30min 1.5Uo/10pC GB/E18890 220 2.5Uo/30min 回路灵敏度优于或等于5pC,1.5Uo下应无可检出的放电 交流电压试验和局部放电试验 一、交联电缆五阻值测量 (一)测量主绝缘电阻 (二)测量外护套绝缘电阻 (三)测量内衬层绝缘电阻 (四)铜屏蔽层电阻和导体电阻比 (一)测量主绝缘电阻 绝缘介质在直流电压作用下的电流包含充电电流、吸收电流和电导电流。如图1所示。 图1 绝缘介质在直流电压作用下各电流与时间的关系 RO——加压瞬间的绝缘电阻;R∞——测量过程终了时的绝缘电阻; i1——充电电流;i2——吸收电流;i3——电导电流;i——总电流。 ▲ 充电电流i1:决定于被试绝缘的几何尺寸、形状和材料,这部分电流开始最大,但在10-15s~10-2s之内下降至可略去地步。 ▲ 吸收电流i2:主要是不均匀介质内部较为缓慢的极化形成的,极化时间从10-2s至几十分钟甚至几小时以上,这部分电流随着时间逐渐减小,通常在一分钟之内可降至可略去地步。 ▲ 电导电流i3:它又可分为两部分。一是绝缘表面的泄漏电流,其大小与绝缘表面的脏污、受潮程度有关;二是绝缘内部的电导电流,与绝缘内部杂质的含量、是否分层或开裂有关,其电流不随时间而 降低。 ▲ 总电流I:是随时间衰减的,因此试品实际的绝缘电阻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渐上升,并趋向稳定。这一过程可用吸收比来表示, 电缆绝缘受潮时或有贯穿性的缺陷,电导电流较大,现场均采用R60S/R15S的比值,并称吸收比。 应用这一原理,测量电缆绝缘电阻及吸收比,可初步判断电缆绝缘是否受潮、老化、并可检查耐压后的绝缘是否损伤。所以,耐压前后均应测量绝缘电阻。 测量电缆绝缘电阻的步骤及注意事项如下: (1)拆除对外联线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