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弹性预测法例析.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1)根据表4-5计算各年的年增长率,结果如表4-6所示, 年份 公路客运量增长率 公路货运量增长率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1997 0.0709 -0.0075 0.1070 1998 0.0429 -0.0005 0.0616 1999 0.0092 0.0147 0.0636 2000 0.0599 0.0477 0.1022 2001 0.0404 0.0167 0.0978 2002 0.0502 0.0553 0.0972 平均数 0.0456 0.0211 0.0882 (2)计算弹性系数E, 公路客运量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E1: E1=公路客运量年平均增长速度/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 =0.0456/0.0882= 0.5169 公路货运量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E2: E2=公路运货量年平均增长速度/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 =0.0211/0.0882= 0.2386 (3) 假设我国2003-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按8%来估计,并以2002年作为基期年,由公式 ,则分别计算2003-2005公路客、货运量的预测值为: 1)公路客运量: =153.6256 = 159.9778 = 166.5926 2)公路货运量 =113.7632 =115.9347 = 118.1476 MATLAB程序如下: clear A=[112.2110 98.3860 70142.5 120.4583 97.6536 78060.8 125.7332 97.6004 83024.3 126.9004 99.0444 88479.2 134.7392 103.8813 98000.5 140.2978 105.6312 108068.2 147.5257 111.6324 119095.7]; B=price2ret(A) %计算各指标的增长率 C=mean(B) %计算各指标的增长率的平均值 E1=C(1)/C(3) %计算公路客运的弹性系数 E2=C(2)/C(3) %计算公路货运的弹性系数 Q1=A(:,1) for n=1:3 Q11(n)=Q1(7)*(1+E1*0.08)^n; %计算2003-2005年 公路客运的预测值 end Q11 Q2=A(:,2) for n=1:3 Q22(n)=Q2(7)*(1+E2*0.08)^n; %计算2003-2005年公路货运的预测值 end Q2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授课 内容 MATLAB基本计算 经济预测概述 灰色预测法 弹性预测法 定性预测法 趋势外推法 时间序列预测法 干预模型法 投入产出法 马尔可夫法 景气预测法 神经网络法 第4章 弹性预测法 4.1 弹性系数基本理论 4.2 消费需求弹性预测法 4.3 市场供应弹性预测法 4.4 产出弹性预测法 练习与提高(四) 4.5 案例分析 第4章 弹性预测法 4.1 弹性系数基本理论 弹性系数 指因变量y的变化率与自变量x的变化率之比,它衡量某一自变量变动而引起因变量变化的相对量,用公式表示为: 考查自变量每变化百分之一,因变量能相应地变化百分之几。 在经济学中,弹性系数则是一定时期内相互联系的两个经济指标增长速度的比率,它是衡量一个经济变量的增长幅度对另一个经济变量增长幅度的依存关系。 4.1.2弹性系数的分类 (一)按计算方法不同分类 (1)比例弹性:直接根据因变量和自变量变化率之比; (2)弧弹性:某种函数曲线上两点间所含弧的弹性; (3)点弹性:根据某种函数的导数计算的函数曲线上各点的弹性。 (二)按数值大小不同分类 (1)当|E|1 ,称为富于弹性或高弹性; (2)当|E|=1 ,称为单一弹性或等效弹性; (3)当 |E|1 ,称为缺乏弹性或低弹性; (4)当E=0 ,称为完全无弹性; (5)当E=∞ ,称为完全有弹性。 (三)按弹性系数值的正负分类 (1)正效应弹性:E0 ,说明两个经济变量之间呈同向变动,即正相关; (2)负效应弹性: E0,说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