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96CIPPG03-00-崑山科技大学
台南市區連接中山高速公路
整體交通導引策略規劃服務
研究成果報告書
委託單位:康地科技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辦理單位:崑山科技大學
計畫主持人:何志宏教授
電 話:06-2051283
傳 真:06-2050578
地 址:台南市永康區崑大路195號
中華民國一○五年七月
目 錄
一、 技術報告 1 (一)摘要 1 (二)技術說明與內涵 2 2-1.研發過程中之技術特點 2 2-2.發展本技術之困難與解決方法 4 (三)市場競爭SWOT分析 4 (四)本技術之應用領域 5 (五)參考文獻 12 二、 附件:其他成果、PPT檔 15 一、技術報告內容
(一)摘要
本技術移轉案旨在研訂我國高、快速公路暨平面道路區域整體交通導引策略。有鑑於交通部自民國98年迄今,已逐年針對各條國道之平面連絡幹道,進行旅行時間發佈系統之建置,且卓具績效。根據目前規劃,民國104~106年將持續擴充,期能由原本以「線」為主的交通資訊監控與發佈功能,逐步擴張至以「面」為主的交通引導策略與分流功能。
另一方面,台南市政府也已初步完成民國102至106年間的區域交控整合規劃,並持續與高速公路局南區工程處及公路總局相互合作,以分期分階段方式執行上、下匝道之協控、區域旅行資訊蒐集、發佈及路網改道等重要交控策略。
本專案所研發之高快速公路暨平面道路區域整體交通導引策略,其中之區域導引反應策略規劃,可分為外圈與內圈兩大交通導引範疇,如下圖所示。
而內、外圈所涵蓋台南市區與國道1號永康、台南、大灣等三處交流道間之路網,本專案共規劃出7個導引分區(決策點)之交通導引策略。詳如下圖所示。
關鍵字:整體交通導引策略、區域交控整合模式
(二)技術說明與內涵
2-1.研發過程中之技術特點
本項技術移轉研發案之技術特點,計包含以下數項:
一、整體交通導引策略的實作範圍
詳如下圖所示。
整體交通導引策略的作法
主要是透過各種交控路側設備(如:VD、AVI、CCTV等)來掌握路段上的交通狀況,並(以CMS)發布即時性的交通狀況及替代道路改道資訊。
整體交通導引策略的績效評估
主要是以車流移轉比例及旅行時間的變化,來評估整體交通導引策略之成效。其次,乃是透過交控系統長時間收集交通路況資訊,來進行績效的比對分析。
2-2.發展本技術之困難與解決方法
本項技術研發因係延續主持人過去一連串國科會有關都市交控系統與區域交控整合技術之專題計畫研究成果再加以發揚光大而成,故並無特殊而無法突破之重大技術困難。
(三)市場競爭SWOT分析
茲將本技轉案所衍生之整體交通導引策略與交通控制科技的研發在我國交通號誌科技領域之貢獻及相對競爭力分析如下:
1.競爭優勢方面:放眼如今國內高、快速公路與省道上的交控系統發展,尚未發現有類似的整體交通導引技術,經學術界研發完成後,移轉給產業實務界來加以採用;因之,此項整體交通導引策略能夠研發完成,其成果未來將極具競爭優勢。
2.競爭劣勢方面:由於研發單位本身之配合研發經費有所不足,導致研發人力無法久任,如不徹底解決,勢將成為此項科技的最大競爭隱憂。
3.競爭機會方面:有鑑於此項科技業已覓得有意願進行技術移轉之本地知名顧問公司,因此,預期未來將具有可觀的商業應用發展價值。
4.競爭威脅方面:由於研發經費之有限,導致研發進度較為遲緩,因此,此項科技的主要競爭威脅,將在於可能會被其他同樣具有慧眼之交通科技同業砸下鉅資研發後,不幸被後來居上。
除此之外,本項整體交通導引策略之實際貢獻乃是能夠實際融入國內業已發展成熟的尖端交控學術理論模式與研發成果,又能充分應用到我國引以為傲的各種資通訊技術(ICT Technology)。
最後,國內六都及次級地方政府的交通主管單位所構建之交通控制系統,未來均有可能成為此整體交通導引策略之潛在應用商業市場;換言之,本項衍生科技的未來發展潛力是無可限量的。
(四)本技術之應用領域
4-1.系統技術內涵
高速公路交流道與平面幹道交會路口區域,容易產生交通壅塞形成瓶頸,尤其上下匝道為高速公路與平面道路銜接介面,若銜接情況不佳,則容易連帶影響高速公路或平面道路交通順暢,因此有必要透過交控中心資訊交換及交控策略協調管控機制,紓解交流道區域的壅塞,上下匝道容易產生的交通瓶頸及協控策略說明如下。
一、上匝道與平面幹道
上匝道處為平面幹道車流進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doc
- 2015年5月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科伦药业.doc
- 20150508省科技计划项目经费使用培训.ppt.ppt
- 2013符合ISO50001新能源管理系统之无极光源节能应用-中国文化大学.ppt
- 2014年6月10日(五十岚佳那)(2.8MB).ppt
-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研究生公共课表及选课-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院.doc
- 20160236-电信学院光通信与三网融合实训平台招标文件.doc-淮阴工学院.doc
- 20161118深圳市龙华新区行知实验小学云平台数据存储与备份系统.doc
- 2012第十届中国铸造协会-铸造技术.doc
- 2016年天津市计算机程序设计员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暨第五-天津高新区.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