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践安全须知-北大未名BBS-北京大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实践安全须知-北大未名BBS-北京大学

目 录 一、实践安全须知 1 实践安全TIPS 1 1. 野外活动 1 2. 应对意外伤害 2 3. 如何预防上火 4 4. 乘坐火车须知 4 5. 公共卫生与个人卫生 5 6. 急救处理 6 7. 泥石流紧急应对措施 9 8. 洪水应对措施 11 9. 预防传染病 12 二、领队常识专区 18 (一)前期准备 18 1. 实践日程计划的制定 18 2. 安全应急预案的制定 19 3. 出发前的备忘录 20 (二)实践进行时 21 1.领队的艺术 21 2.安全应急预案的实施 22 3.实践中的备忘录 23 4.实践中联系媒体 23 5.如何进行实践调查 24 三、成果深化指导 25 (一)成果上报 25 (二)领取资助 26 (三)风采展示 26 (四)评优表彰 26 (五)四项注意TIPS 27 1.TIP 1:如何做展板 27 2.TIP 2:如何写调查报告或论文 28 3.TIP 3:如何写实践总结 29 4.TIP 4:如何组织团队报告会和经验交流会 29 四、实践DV拍摄要求 31 (一)画面问题 31 (二)内容问题 32 (三)格式问题 32 (四)数量问题 32 (五)细心问题 32 (六)Sense的培养 32 一、实践安全须知 实践安全TIPS 1. 野外活动 走路时间的长短、速度的快慢,都要视个人自身体能而定。长时间走路,最好是匀速行走。 上坡时,步子放小些,每一步都要稳。如果坡太陡,可以走“之”字形。下坡时,不要破坏原来行走的节奏,应扎扎实实地走。把鞋带系得紧一些,特别是在踝部,以免顶伤脚尖。 走路的目的地不同,选择的鞋袜也就不同。 a 当天即回,穿普通运动鞋即可。 b到野外走路,特别是山路,不要穿新鞋。因为脚与新鞋尚未磨合,穿新鞋容易使脚疲劳、受伤。在山间行走,各种情况都会遇到,所以,山间行走应选择结实的鞋子:鞋底要厚,底部有大而深的花纹,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滑作用;鞋底用硬橡胶制成,在碎石及不平坦的路面上能有效地保护双脚;鞋帮要高且较硬,可以起到支持脚踝的作用;穿这种鞋,水不易浸入鞋内。这种鞋通称为登山鞋。登山鞋的鞋面通常用牛皮或1000D的尼龙面料制成,真皮本身有一定的防水透气功能,尼龙面加防水透气膜也可起到同样作用。 c穿上鞋后,要感觉一下脚趾是否可以活动,如不能活动说明鞋太小,脚尖前端应留有一厘米左右空隙。还要走走看,如果脚跟与鞋跟之间滑动,就容易擦伤脚,这种鞋也是不合适的。 d鞋带不可系得太松或太紧,那样会使双脚过早出现疲劳,且易受伤。鞋带太长要剪掉,以免绊倒自己或被异物钩挂。要用扁平的带状鞋带,不要用圆形的绳状鞋带,因为绳状的鞋带不易系紧,易松开。行进中如发现鞋带松开,要立即系好,以免发生危险。 e袜子的大小要适中,太大、太小都不要将就。脚是行走中最勤奋、最辛苦的,要善待双脚。 袜子分棉制、毛制、化纤制和混合制等。如野外活动时间长,最好多备几双袜子。 棉制袜:吸汗,不排汗,触觉好,适合郊游。在多日行军中,穿这种袜子脚最易出现水泡。 毛制袜:保暖,冷天时穿用很舒服,但较重。 化纤袜:排汗好,易产生异味,应经常换洗。 化纤绒袜:保暖,重量轻,舒适,冷天野外运动时首选。 混合制袜:吸汗,排汗,触觉好,适合多日行军。 f 另外,在双脚与鞋摩擦多的地方,可以涂些凡士林或油脂类护肤用品,以减少摩擦,防止脚受损伤。 2. 应对意外伤害 如何应对蜂蛰 离草丛和灌木丛远些,因为那里往往是蜂类的家园,发现蜂巢应绕行,一定不要做出过于“亲近”的表现,最好穿戴浅色光滑的衣物,因为蜂类的视觉系统对深色物体在浅色背景下的移动非常敏感。如果有人误惹了蜂群,而招致攻击,唯一的办法是用衣物保护好自己的头颈,反向逃跑或原地趴下。千万不要试图反击,否则只会招致更多的攻击。如果不幸已被蜂蛰,可用针或镊子挑出蜂刺,但不要挤压,以免剩余的毒素进入体内。然后用氨水、苏打水或者尿液涂抹被蛰伤处,中和毒性。可用冷水浸透毛巾敷在伤处,减轻肿痛。最后,直奔医院吧。 蛇咬伤 在参加户外活动、休息或经过蛇类栖息的草丛、石缝、枯木、竹林、溪畔或其他比较阴暗潮湿处时,如果不慎被蛇咬伤,不要吓得不知所措。首先应判断是否为毒蛇咬伤,通常观察伤口上有两个较大较深的牙痕,才可判断为毒蛇咬伤。若无牙痕,并在20分钟内没有局部疼痛、肿胀、麻木和无力等症状,则为无毒蛇咬伤。只需要对伤口进行清洗、止血、包扎即可。若有条件再送医院注射破伤风针。被毒蛇咬伤的主要症状为:如是出血性蛇毒:伤口灼痛、局部肿胀并扩散,伤口周围有紫斑、淤斑,起水泡,有浆状血由伤口渗出,皮肤或者皮下组织坏死,发烧、恶心、呕吐、七窍出血,有血痰、血尿、血压降低,瞳孔缩小、抽筋等症状。被咬后6-48小时内可能导致伤者死亡;如是神经性蛇毒,伤口疼痛、局部肿胀,嗜睡,运动失调,眼睑下垂、瞳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