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消费品安全设计原则》
Safety Design Principles for Consumer Products
编 制 说 明
(征求意见稿)
《消费品安全设计原则》国家标准起草组
2011年10月
一、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年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负责组织起草国家标准《》,项目编号为20-T-424,计划20年完成报批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从200年起,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开展了为本标准的起草。标准化研究2010年7月,起草组充分研究了国内外相关标准以及消费品安全设计的技术要求及发展趋势,在比较准确和充分地掌握了有关信息后,确定了标准草稿的内容框架与制定原则。
2010年10月到2011年4月,起草小组在参考了课题成果、国家标准和以及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基于国内消费品安全设计的实际状况,在征集相关专家的意见后,提出国家标准草案(工作组讨论稿)。充分交换了意见工作组在反复讨论、交换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
1、该标准应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先进性,在起草过程中,参考了ISO和IEC已发布的有关机械设备、低压电气设备、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安全设计的国际标准,通过吸取国内外当前消费品质量安全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成熟经验,开展国家标准的制定
2、消费品种类繁多,各种新型消费品层出不穷,作为消费品安全,应兼顾各类消费品的特点,具备兼容性和普适性,。
标准的编写遵守国家标准GB/T 1.1—20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 2000.1—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GB/T 2000.2—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2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规则》和GB/T 2001—2001《标准编写规则》 “伤害”为修改采用的术语。该术语主要参考GB/T 20000.4,但GB/T 20000.4中“伤害”的涵义更广,本标准只考虑消费品对人体健康的损害。
5、预期使用分析
预期使用分析是指对消费品预期的合理使用、可合理预见的误使用和故障情况进行分析,收集、整理、分析消费人群、消费品和使用环境三者的特征及相互之间关系,辨识所有可能的危害,研究消费品安全事故的触发、传递、致害机理,确定消费者受到伤害的关键路径,指导消费品安全设计,使设计技术措施具有针对性。
6、安全设计技术
通过6.4危害识别,针对识别出来的各种危害,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减小其风险,使其达到可接受的水平。当安全技术措施与经济效益产生矛盾时,应优先考虑安全技术上的要求,并应按照以下三个递进顺序选择安全技术措施:
1)直接安全设计,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设计方案,从根本上消除或减小风险,提高产品自身安全性,使风险达到可接受水平。
2)间接安全设计,受消费品自身结构、功能、使用条件等因素制约使得无法通过直接安全设计将可预见的风险彻底消除或减小到可接受的范围时,可以通过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等间接安全设计来进一步减小风险。
3)提示性安全设计,当采用间接性安全设计仍无法将风险控制到可接受的范围时,应通过采用提示性安全设计对使用者提供必要的使用帮助和警示信息。
7、风险评估及评价
针对识别出的各类危害,在采取了相对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后,应进行相应的风险估计及评价。如果其风险达到了可容许水平,则完成整个安全设计过程;反之,则需要重新进行安全设计,改进相应的技术措施,直到其风险达到可容许水平。
五、标准建议使用对象
考虑到本标准的主要内容和技术特点,本标准的使用对象可能包括:
消费品设计人员。消费品设计人员可依据本标准开展具体消费品安全设计,有效降低消费品安全风险,提高消费品安全水平;
为具体消费品提供专业安全标准的技术委员会。指导相关机构和人员在设计消费品时遵循系统的设计过程,提高消费品安全设计要求的系统性、协调性和全面性;
其它关注消费品安全的组织和人员等。
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国家标准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或推荐性国家标准的建议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
1
4
否
是
结束
是否达到安全要求
风险估计及评价
提示性安全设计
间接安全设计
直接安全设计
安全设计技术
预期使用分析
环境信息识别
开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pptx VIP
- 舌尖上的广东详解.ppt VIP
-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质量测试卷附参考答案.doc VIP
- 2023-中国海外投资指数.pdf VIP
- Unit6Nurturingnature招聘启事(单元写作讲义)英语外研版2019选择性(原卷版)-.docx
- 简单到难的数独200题(后附答案).docx VIP
-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pptx
- 陕09J04-1、陕09J04-2、陕09J04-3 内装修(墙面)、内装修(配件)、内装修(吊顶)陕西 建筑 图集.docx VIP
- 细辛与临床 附 疑、难、重、奇案73例.pdf VIP
- 铁路信号号继电器.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