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辽宁省满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研究.pdf
满族研究 2007年 第 1期
辽宁省满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崔广彬 郑 岩 (大连大学旅游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摘要 :辽宁省是满族的发祥地和清王朝的龙兴之地,满族文化丰富而绚丽多彩.满族民俗文化已成为辽宁重要 的文化旅游资源被开发.但是,辽宁满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中存在着民俗文化被同化,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生态和 社会效益,民俗文化旅游产品雷同严重,旅游商品开发不够、人才缺乏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辽宁满族 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步伐.辽宁满族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要准确定位客源市场,加大宣传力度,采取科学合理的开发 模式,开发不同类型的旅游特色产品,政府部门要从多方面对满族民俗旅游进行政策扶持. 关键词 :满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辽宁旅游 中图分类号:K8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6—365X(2oo7)ol-oo31-08
民俗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被异域或异族独具个性的民俗文化所吸引,以一定的旅游 设施为条件,离开自己的居所,前往某地(某个特定的地域或特定的民族区域),进行民俗 文化消费的一个动态过程的复合体,是人类文明进步所形成的一种文化生活方式。民俗文 化旅游能够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是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重 要内容,有着广阔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辽宁做为清王朝的龙兴之地,拥有丰富多彩的 满族民俗文化资源。充分开发满族民俗文化资源,不仅可以丰富辽宁的民俗文化旅游,而 且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经济发展,从而促进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
一 、辽宁省发展满族民俗文化旅游的资源情况
辽宁省是满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地域 ,也是清王朝的发祥地,在全 国近 1000万 的满 族人口中,辽宁占600多万。满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逐渐形成并保持着自己 独特的风情习俗,成为今天内涵丰富且独具特色的满族民俗文化。辽宁的满族民俗文化不 但是满族文化的体现,在今天更具有了旅游开发的价值,成为吸引中外游客的重要民俗风 情旅游资源。 (一)居住文化资源 传统民居是各民族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创造并遗留下来带有本民族文化烙印的文化 因素,体现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历史真实性,其历史、文化价值已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同 并传承下来。辽宁是清王朝的启运地,也是今天我国满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因此,辽宁 拥有众多的清代建筑遗存,不论是“兴京”赫图阿拉城,“东京”辽阳,还是入关前的“盛京” 沈阳,都刻写下了满族风情的烙印。由于东北地区天气寒冷,满族多居住在山区谷地,尤其
一 3】 一
注重御寒的问题。“口袋房,万字炕,烟筒座在地面上”,形象地说出了满族人的居住特点, “窗户纸糊在外”成为满族三大怪之一。满族的火炕不仅是满族人睡觉的场所,还是满族人 日常饮食、活动,以及冬季取暖的设施。嘎拉哈、泥火盆、大烟袋,满族人的许多交流与活动 都可以在这火炕之上完成,满族人从孩提时代就在这火炕上听着老人们一代代相传的故 事,满族文化就在这火炕之上传承着。因此,民居文化是满族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文化 的体现。 (二)饮食文化资源 满族的饮食习俗,是随着满族历史发展、社会生产、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形成和发展的。 满族饮食习俗的形成与其世居白山黑水间山高林密、河流交错、物产丰富和寒冷的自然环 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满族人主食主要有粟米,如糜子、粘谷、稗子、谷子等。喜爱粘食,如大 黄米干饭、大黄米小豆干饭、粘糕、粘豆包、豆面卷子、苏子叶饽饽等。炒面和炒米也是满族 的传统食品,最具特色的是萨其玛和酸汤子。 满族的副食中肉类以猪肉为主。满族杀猪最讲究的是吃血肠,白肉血肠是其最具特色 的菜肴之一。酸菜、蘑菇、野鸡、鹿、河鱼、哈什蟆等也是副食中常见的菜肴。火锅是满族饮 食中菜、饭兼备的饮食特色,主要有“什锦火锅”、“菊花火锅”等。 饮酒是满族的重要饮食习俗,这同满族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地理环境有一定关系。满族 所饮之酒,主要有烧酒和黄酒两种。满族的黄酒一般为为黄米发酵酿成,家家均能自制。满 族还有食蜂蜜、喝酸茶等习惯。 著名的宴席有“三套碗席”、“饽饽宴”等,最著名的还是“满汉全席”。针对满族的饮食 习俗,清末民初时的乡谣概述为:“南北大炕,高桌摆上。黄米干饭,大油熬汤。膀蹄肘子, 切碎端上。四个盘子,先吃血肠。”这真是再形象不过了。满族人的饮食十分讲究,讲究的 是实惠、厚道、丰盛与热情。众人围坐在火炕上,一桌十多道菜用的都是大海碗,人多了还 可以上双份,一道菜用没了还可以续添。无论是全家人,还是亲朋好友都盘腿坐在热呼呼 的火炕上,边吃边诉说着各自的兴事,其乐融融。这就是能让客人淋漓尽致地享受美酒佳 肴、感情与文化的满族饮食习俗。这种坐在热炕头上的饮食文化让人再亲切不过了,这种 饮食文化资源经过开发、包装和宣传,一定会得到游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试论当代知识社会学对图书馆学理论的影响.pdf
- 试论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权力冲突——基于社会学视角的分析.pdf
- 试论法人类学的学科独立性问题——与法社会学相比较.pdf
- 试论海洋文化行为及其社会学本质.pdf
- 试论风险社会的应对机制——风险的知识社会学考察.pdf
- 试论齐美尔社会学的研究对象.pdf
- 试评述迪尔凯姆的《社会学方法的准则》.pdf
- 读三峡新出东汉景云碑.pdf
- 课程建设视角下社会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pdf
- 课程改革本质的社会学思考及其现实意义.pdf
- 过度单身:一项时间社会学的探索.pdf
- 过渡时代的思想与教育——蒋梦麟早期教育思想的社会学解读.pdf
- 迈向文明的“生态对话”——环境社会学研究的省思.pdf
- 迈向社会学研究的新领域——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社会学分析.pdf
- 近10年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现状及热点问题——对IRSS杂志和SSJ杂志的内容分析.pdf
- 近10年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热点与方法.pdf
- 近20年来美国教育社会学研究的热点论题与前沿演进——基于《Sociology of Education》1996-2015年文献共被引网络图谱的分析.pdf
- 近代中国人体育认知异化的历史学考释——以东西方两种不同的体育传播发展道路为研究视角.pdf
- 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学者群体及其特征.pdf
- 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地位及影响.pdf
最近下载
- 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课件-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pptx VIP
- 展示设计(全套课件176P) PPT课件.pptx
- 做知法守法好少年(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国通用.docx VIP
- GBT13477.1-2002 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 第1部分试验基材的规定.pdf
- 《医疗保障基金飞行检查管理暂行办法》培训试题附有答案.docx
- 理解当代中国 英语读写教程Unit 2 英语读写教程课件.pptx VIP
- 一种用于CBCT图像的超分辨率方法.pdf VIP
- 2025年涉密基础测绘成果资料提供、使用审批流程图.pdf VIP
- 船舶英语手册.pdf VIP
- 做知法守法好少年(课件)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