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1联网接入架构各类社会单位视频监控资源分布在多个不同的网络环境中,包括行业单位专网或私网、互联网等。公安机关在互联网上建设省市县三级社会单位视频监控接入平台,各类社会单位的视频信息通过互联网接入至县级社会单位视频监控接入平台。即县级社会单位视频监控接入平台,能够整合并统一管理所有不同链路、不同技术要求的社会图像监控资源。未来,随着社会视频监控资源的逐渐增多,有条件的派出所也可建设社会单位视频监控联网接入平台。县(市、区)公安机关在互联网内部署建设社会视频接入平台,用于接入汇聚本辖区的社会视频监控资源。市级社会视频接入平台级联各县级社会视频接入平台,可管理、监看本市的社会单位视频信息。省级社会视频接入平台级联各市级社会视频接入平台,可管理、监看全省的社会单位视频信息。各级平台应搭建于具备固定IP的互联网环境下,兼顾经济性与多用户同时使用的需求,县级以上平台互联网带宽应不低于50M。5.1.1通信协议结构概述视频、音频、数据等信息传输、交换、控制的通信协议的结构见下图所示。图 通信协议结构图联网系统在进行视音频传输及控制时应建立两个传输通道:会话通道和媒体流通道。会话通道用于在设备之间建立会话并传输系统控制命令;媒体流通道用于传输视音频数据,经过压缩编码的视音频流采用RTP/RTCP传输。会话初始协议安全注册、实时媒体点播、历史媒体的回放等应用的会话控制采用RFC 3261(SIP)规定的REGISTER、INVITE等请求和响应方法实现,历史媒体回放控制采用SIP扩展协议RFC2976规定的INFO方法实现,前端设备控制、信息查询等应用的会话控制采用SIP扩展协议RFC 3428规定的MESSAGE方法实现。SIP消息应支持基于UDP和TCP传输。会话描述协议联网系统有关设备之间会话建立过程的会话协商和媒体协商应采用RFC 4566(SDP)协议描述,主要内容包括会话描述、媒体信息描述、时间信息描述。会话协商和媒体协商信息应采用SIP 消息的消息体携带传输。控制描述协议联网系统有关前端设备控制、设备目录信息等控制命令应采用联网系统控制描述协议(MANSCDP)描述,见GB/T28181-2011附录A。联网系统控制命令应采用SIP 消息MESSAGE 的消息体携带传输。媒体回放控制协议历史媒体的回放控制命令应采用RFC 2326规定的RTSP协议描述,见附录B,实现设备在端到端之间对视音频流的正常播放、暂停、停止、快进/快退播放等远程控制。历史媒体的回放控制命令采用RTSP协议的PLAY方法。媒体传输协议媒体流在联网系统IP网络上传输时应采用基于RTP的媒体压缩数据封装。媒体流的传输应采用RFC 3550规定的RTP协议,提供实时数据传输中的时间戳信息及各数据流的同步;应采用RFC 3550规定的RTCP协议,为按序传输数据包提供可靠保证,提供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媒体流的传输应支持基于TCP/UDP的RTP传输。5.2视音频编解码及传输要求系统中视频压缩编解码和音频编解码应符合GB/T28181-2011附录 E的相关要求,视频编码应支持H.264、SVAC 或 MPEG-4 视频编码标准,音频编解码标准应支持G.711或G.723.1或G.729音频编码标准。5.2.1编码设备技术要求标清编码设备技术要求1、视频编码应支持H.264标准的Main Profile的Level 3.0或以上档次、级别。为更高效地进行图像编码,宜使用H.264标准的High Profile档次,具体配置包括:a、编码图像分辨率至少应支持 CIF、4CIF(或 D1)几种分辨率,在信道带宽允许情况下单路视频画面应优先采用 4CIF(或 D1)及以上分辨率;b、编码帧率应不小于 25 帧/秒,并可调整,支持跳帧编码;c:应支持活动帧率设置。c、输出码率应在128kbps-4Mbps 之间自适应调整;在带宽不足情况下,应支持图像质量优先(清晰度优先)或帧率优先(流畅优先)可调;d、应支持逐行扫描编码,宜支持隔行扫描编码;e、熵编码方式应至少支持 CAVLC,可选支持 CABAC;f、参考帧数量不宜超过 2 个;g、GOP 格式,应支持 IPPP 方式,宜支持 IBBP,其中 IPPP 方式中的 I 帧间隔应可调整;h、不应支持 FMO、ASO、Redundant Slice 特性;i、为支持用户在视频图像质量和图像流畅性之间进行选择,应提供编码参数调节,例如,设置图像大小,设置帧率,设置 I 帧间隔等;2、编码设备应支持H.264视频的PS+RTP/RTCP包输出,RTP包的载荷数据中不能包含非H.264语法元素的私有数据;3、编码设备对音频编码支持为可选,宜支持音频编码和RTP传输;4、支持TCP/IP、UDP、IGMP网络协议, 提供单播、组播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