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矿井工作面水情水害报告讲述
山西阳煤集团碾沟煤业有限公司
2104工作面水情水害分析报告
地测防治水中心
2016年10月9日
1.概况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的相关要求,结合集团公司和天誉公司防治水工作,碾沟煤业有限公司对2104工作面水情水害进行分析。
1.1.交通及位置
山西阳煤集团碾沟煤业有限公司位于清徐县清源镇后窑村、碾底村、西沟村一带,行政隶属于清徐县清源镇管辖。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2°15′06″~112°19′57″,北纬37°38′43″~37°40′48″。井田位于清徐县清源镇正西方向。307国道、大运(太祁段)高速公路、太原至离石高速公路从井田外东部4.5km处经过,矿区有清徐至古交公路通过,矿区距307国道约6.5km,距清徐县城约5km,交通较为便利。见图1-1。
图1-1 交通位置图
1.2.工作面概况
2104工作面位于碾沟煤矿2#煤层一采区。走向长度475m,倾斜长度150m,面积71250㎡。地面标高1129~1190m,工作面标高958~978m。
地表窑儿沟位于该工作面东北部,中部有火药库,地表基岩裸露、沟谷纵横、构造侵蚀,北部为砂土林地,局部可见黄土覆盖,种植有葡萄树。该工作面南部为大巷预留保护煤柱及采空区,东部为2103工作面(未掘),北部为碾底煤矿。
2.地质构造
2.1.井田区域构造
碾沟矿区位于太原西山煤田东部,区域上出露地层有奥陶系中统峰峰组与马家沟组,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石千峰组,三叠系下统刘家沟组和第四系中上更新统。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为本区含煤岩系。矿区在大致走向北东,倾向北西的单斜上发育着—系列平缓褶曲,以及北东和北东东向的正断层。本矿区揭露及地表出露的地层有奥陶系中统峰峰组、石炭系中统本溪组、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新生界第四系中、上更新统。井田构造形态受区域性构造碾底断层、碾底向斜、碾底背斜、黄岭断层的影响,井田构造形态总体为走向NE,倾向NW的单斜,同时伴生有次一级褶曲,地层倾角5°—12°,井田陷落柱较为发育。
2.2.工作面地质构造
(1)工作面揭露断层3个和3个陷落柱,揭露构造对2104工作面对回采有一定影响,本采区断层断距较大和陷落柱较发育。
(2)2104工作面整体呈单斜构造,工作面巷口低切巷高,局部范围存在褶皱构造。
3.煤层
3.1.可采煤层
井田内可采煤层为03号、2号、4号、5号、6号、8号、9号煤层。
3#煤层
位于山西组中上部,为本区的主要可采煤层之一。上距K4砂岩11.00—15.20m,平均12.00m。煤厚0.00—1.76m,平均0.93m,属薄煤层,结构简单,含0—1层夹石根据清交勘探区详查报告,本煤层已被采空或破坏,无利用价值。位于山西组中部,为本区的主要可采煤层之一。俗称“大窑煤”,上距03号煤层7.00—10.80m,平均9.00m。煤厚0.85—3.40m,平均2.38m,属中厚煤层,结构简单,含0—1层夹石。为煤层,顶板为砂质泥岩,底板为细砂岩。由于长期的开采,古空区范围较大。
位于山西组中部,俗称“二夹煤”,上距2号煤层11.00—23.00m,平均18.20m。煤厚0.69—2.97m,平均1.63m,属中厚煤层,结构简单,含0—2层夹石。为大部可采的稳定煤层,顶板为砂质泥岩或细砂岩,底板为泥岩或砂质泥岩。位于山西组中下部,上距4号煤层4.97—10.23m,平均7.62m。煤厚0.40—2.50m,平均1.54m,属中厚煤层,结构简单,含0—1层夹石。为井田内大部可采的稳定煤层,顶板为砂质泥岩或细砂岩,底板为泥岩或砂质泥岩。
位于太原组上部。上距L5灰岩1.20—3.20m,平均1.91m。煤厚0.28—2.28m,平均1.57m,属中厚煤层,结构复杂,含0-3层夹矸,为井田内大部可采的稳定煤层。顶板为泥岩或砂质泥岩。底板为砂质泥岩或粉砂岩。
位于太原组中下部,为本区的主要可采煤层之一。俗称“中带”,上距6号煤层32.20—45.90m,平均36.37m。煤厚1.40—6.20m,平均3.64m,属厚煤层,结构复杂,含0—4层夹石,为井田内可采的稳定煤层,顶板为炭质泥岩、粉砂岩,底板为泥岩或砂质泥岩。9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部,为井田的又一可采煤层。俗称“四尺”,上距8号煤层0—10.0m,平均5.87m。煤厚0.97—6.81m,平均2.99m,属中厚煤层,结构简单,含0—1层夹石。为井田内可采稳定煤层,顶板为泥岩,底板为砂质泥岩。上距03号煤层7.00—10.80m,平均9.00m。煤厚0.85—3.40m,平均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石油工程知识竞赛交流讲述.pptx
- 石油加工1讲述.ppt
- 石油炼制工程第1章-讲述.ppt
- 石油英语词汇b5讲述.doc
- 石油的炼制方法讲述.pptx
- 石油英语词汇O3讲述.doc
- 石油英语词汇P7讲述.doc
- 石油工程测井复习资料(双语)讲述.doc
- 石油英语词汇L2讲述.doc
- 石油英语词汇T4讲述.doc
- 民营医院品牌建设策略创新与差异化服务模式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理论考试天然气开采工三级基础试题库和答案.docx
- (最新)知识考核天然气开采工二级真题与答案.docx
- 政策驱动下的2025年半导体设备国产化产业政策效果评估研究报告.docx
- 生态旅游度假区旅游产品创新与升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跨境电商物流行业发展趋势与市场前景预测.docx
- 2025年文化创意主题餐厅顾客忠诚度培养与维系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绿色建筑在城市更新中的应用策略研究报告.docx
- 广播媒体融合创新中的内容生态构建报告.docx
- 2025-2026学年初中美术九年级上册人教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