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老年患者输安全管理
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治疗的安全管理及风险对策初探
陈华双 周钢
[摘 要]静脉治疗是临床目前治疗危重症疾病的重要手段,据有关数据显示,全球使用药品近30000种,而静脉使用药品就占33.3%。随着大众健康意识的增强,医疗体系的日益完善,以及老龄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医院静脉治疗的病例逐年增多。我国有90—95%的住院患者接受不同程度静脉输液治疗[1]。静脉输液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项基础护理操作技术,它具有给药方便、药效迅速等优点,在治疗疾病、挽救病人生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临床护理实践领域静脉输液治疗是最多的一项护理实践活动。随着静脉输液技术及工具的日新发展及广泛应用,而且静脉输液又是一项有创操作,所以静脉输液的质量及安全管理等问题越来越受关注。护理安全管理无疑也就成了保证护理质量、杜绝护理差错的重要保障。如果能够准确、有效、安全、及时、甚至使病人感觉无任何痛苦地把药物输入到体内,则无疑会大大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患者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我科2012年1月至12月共收治病人458例,其中,住院老年患者≥80岁共445例占住院患者的97.16%,现将老年患者在静脉输液治疗中的安全管理及风险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老年患者 静脉输液 安全管理
临床资料 455例老年患者,年龄在64~100岁,平均82.8岁,男231例,占50.76%,女224例,占49.23%,均在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下,按照规范操作规程进行静脉输液。
常见问题
1.1 穿刺困难 由于年龄增长,老年人在生理和机能上均出现不同的衰老特征,加上疾病对机体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找血管困难、血管不易固定、血管充盈度差、回血慢等。
1.2 渗液 由于老年人卧床时间长而躁动不安,各种原因所导致的尿频、大脑功能退化症、谵妄、躁动、因疾病而造成的意识障碍等均可引起肢体活动过频,加上观察不及时或穿刺部位选择不当且固定欠规范,很容易使针尖滑出,敷贴、胶布脱落而致渗液。
1.3 自行调节滴数 老年患者的精神、情绪和心理应急障碍在临床上十分突出,部分老年患者在心理应急障碍条件下,性格和行为异常,有些存在幼稚心里、甚至完全失去理性,在治疗上表现为不配合治疗或抗拒治疗[2]。而且老年病人多性情急躁,长时间输液缺乏耐心,希望尽早结束,所以有不少病人自己任意调节输液滴数。
1.4 易出现输液反应 由于老年患者的肺功能差,若过多过快输液易诱发心衰或肺水肿,并且由于抵抗力差而导致静脉炎发生机会增加。另外,老年人肝功能和酶系统活性下降,对药物耐受性差而引起药物反应,肾功能减退延缓药物排泄,加大了药物中毒的危险,其他不良反应亦增多。
1.5 拔针后出血或淤血 老年患者因血管脆性增大,由于不正确的拔针方法,拔针后按压部位不准确、按压时间不够、按压力度不正确等易造成拔针型出血或皮下淤血。
2.护理对策
1) 提高穿刺成功率
1.1)成立静脉输液小组,负责对静脉输液中的难题进行解决。 选择弹性好,回流通畅、较粗直、易显露、便于穿刺、固定和观察的血管对老年患者来说难度太大,他们大多是多病共存久治不愈长期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所以必须有计划地选择和利用血管,但要避免选用硬化、受伤、感染、靠近关节或疤痕的血管。进针点应避免选择在关节处或虎口处等。静脉首选桡骨茎突、尺骨茎突及第3掌骨头所形成的三角形区域[3],因为该处的神经分布稀疏,疼痛的敏感性较低,可减轻病人痛苦而且便于固定。
1.2) 穿刺技巧 大多数老年病人的血管硬化,弹性差,滑动度大,应根据部位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尽可能地绷紧穿刺部位,以固定血管。操作速度宜慢,松解止血带动作要轻柔,以免血管移位而脱出血管外,造成穿刺失败。从力学角度理解,根据压强=压力/受力面积的依据,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增大针头与皮肤之间的角度可以明显减轻穿刺疼痛感,以60度左右为佳,减小针头与皮肤的接触面积,压强增大,进针的速度要快,同时表皮受损范围小,病人疼痛减轻。进针必须根据老年患者个体差异和不同病情进行针对性操作。
1.2.1 )肥胖型老年患者 皮下脂肪较厚,血管深而细,穿刺时必须扎止血带,按解剖部位用手触摸血管是否有弹性或饱满感,掌握好深浅度,看准方向,摸索进针。
1.2.2) 体型瘦的老年患者 皮下脂肪较少,皮肤松弛没有弹性,静脉充盈也相当差,血管细而滑,不易固定,穿刺时止血带必须靠近穿刺点捆扎,易选用细小针头,针头必须要锐利,否则穿刺很可能要失败,避免同一根针反复穿刺。
1.2.3) 休克脱水和衰竭的老年患者 由于起病急血管壁弹性差,萎缩扁平,皮肤粗糙,穿刺前局部需要轻轻拍打,使血管扩张充盈,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做局部热敷,切忌止血带过久或连续击打过久,这样可造成相反效果,因为强烈的刺激可使血管周围皮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文分级阅读测评系统.pdf VIP
- 油气勘探风险评价与决策技术:方法、应用与创新.docx VIP
- 六朝古都齐聚首 烟花三月下扬州.doc VIP
- 深圳市建设工程消防设计疑难解析.doc VIP
- 铜绿假单胞的治疗药物选择.ppt VIP
- ASCO300系列开路切换自动转换开关ATS.doc VIP
- ASCO300系列.pdf VIP
- 项目一集控运行职业岗位认知课件.pptx VIP
- Nordic 系列:nRF52840 (基于 Cortex-M4)_(25).nRF52840的硬件测试.docx VIP
- Nordic 系列:nRF52840 (基于 Cortex-M4)_(16).nRF52840的硬件设计指南.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