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英译论文.docx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典籍英译论文

专业:笔译学号:2014110671 姓名:李娟杨戴夫妇笔下的《聊斋志异》摘要:《聊斋志异》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部著作。它不仅仅只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揭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聊斋志异》好似一面镜子,一扇窗户,杨宪益戴乃迭夫妇透过它,在新时代下重塑当年的历史,让西方读者在故事中了解中国。杨戴夫妇的译本主要采取直译,用于简洁,文化因素的处理清晰准确,不失为一部优秀的译著。关键字:《聊斋志异》,杨宪益戴乃迭,直译,文化背景一、《聊斋志异》简介《聊斋志异》简称《聊斋》,又名《鬼狐传》。其内容丰富,共有故事600多篇,不仅展现了在封建婚姻下青年人对自由爱情的向往,更揭露了科举制度的腐败,贪官横行的黑暗政治。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著名的短篇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之所以堪称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除了其深刻的社会意义及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意外,还要归功于它所拥有的独特的《聊斋志异》语言。众多评论家都高度赞赏其优美精炼,且极富抒情气息的可媲美散文的语言表达。蒲松龄摒弃了文言文的晦涩,死板,克服了白话文的随意,粗糙,将二者结合起来,既生动活泼又高贵典雅,使得剧中的人物性格更加具体,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蒲松龄在这篇小说中应用的独特的语言风格是能够将《聊斋志异》写的如此成功的原因之一。也许就是因为这个,所以这就是再怎么优美的白话文或其他国家语言都无法与原著作的风姿相提并论的原因吧。《聊斋志异》的魅力不仅使无数国内读者为之疯狂,也吸引了众多西方的文学雅士。他们对于蒲松龄所描绘的花狐鬼怪的好奇,对于中国文化的渴望,也呼唤着《聊斋志异》的外文译本。到目前为止,《聊斋志异》已经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本文主要评析由著名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所翻译的英译本Selected Tales from Liao Zhai。二、杨戴夫妇及其译著杨宪益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杨宪益先生拥有扎实的中西语言文化功底,这为他日后杰出的翻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杨宪益出生于世家,幼时接受传统的教育,国学基础深厚。而后留学英国,因其遇见了他的夫人戴乃迭,一位同样出色的翻译家,而开始学习英国文学,其夫人也开始由法国文学转学中国文学,成为牛津第一位获取中国文学荣誉学位的毕业生。从20世纪30年代末开始,深受西学浸润的杨宪益有了让世人了解中国文化典籍和文学作品的伟大梦想。自嘲为“半生飘泊假洋人”的杨宪益,为中外文化交流特别是将中国文学经典巨著推进国际视野,做了杰出的贡献。他与戴乃迭惺惺相惜,共同翻译了上百种中国文化典籍和文学作品。从此以后杨戴二位开始了他们传奇的翻译人生。如《聊斋志异》《资治通鉴》、全本《红楼梦》等上百部中外文化经典和文学作品。他翻译的《离骚》连周总理都为之折服,特意向毛主席推荐介绍。杨戴二人的《聊斋志异》为选译,一共有十九篇。杨戴的译文主要采取的是直译的手法,体现了Newmark在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中所涉及的语义型翻译,即Semantic Translation。Newmark指出,“语义型翻译尝试在语义,句法结构合理的情况下,争取最大限度地与原文对等。语义型翻译仅限于源语文化自身只帮助读者理解构成文本信息的主要部分的外延意义。”(柳绪燕)杨戴译文紧紧依靠原文,争取最大限度的“信”,忠实于原文作者及原语读者。另外由于戴乃迭本身是英国人,在很大程度上她的视角基本可以视为西方读者的视角,因此杨宪益的翻译一旦经过她的润色就会更加符合译入语的习惯,在遣词造句,语言程度上不仅可以展现原著的意图及魅力,还十分地道。因此要做一名好的译者,对于原语和译入语的掌握缺一不可。而杨戴二人正体现了这一点。可是有些译本中翻译的过于分散,内容繁杂,没有做到“信”,而杨戴译文则更加忠实。三、试析《聊斋志异》几个英译。在翻译中,杨宪益有很多优势,例如他是中国人,深谙中国文化,译错的几率少于西方译者,也能够更加轻松理解。例1下焉者,亦邀贵人宠,故得鼎烹以养妻了。(《罗刹海市》讲述了男主人公马骥在海上遇难后飘到了一个岛国,那个岛国的审美观与世人恰好相反。经历重重巧合后,他成为李龙宫的入赘女婿,最后得以重返人间,却夫妻分离的故事。)杨译:while the third class have noble patrons and receive handsome pensions for the support of their families.所谓“信”,就是要忠实的表达原著。不同地区的人拥有着不一样的文化,译者也是如此。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于同一个文化元素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原著中的“妻子”本意为妻子和孩子,“养妻子”在古代多为三世同堂的背景下,就是“养一大家子人”的意思,因此杨宪益将其译为“support of the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