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水源条件下的藻类生长成因及控制技术探究.pdfVIP

南水北调水源条件下的藻类生长成因及控制技术探究.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水北调水源条件下的藻类生长成因及控制技术探究

· 研究与探讨 · CIT Y AND TO WN WATERSUPP溷LY _镯 黼嗣—I隧 淄— 一 ■-,r 南水北调水源条件下的藻类生长成因及控制技术探究 黄慧婷 王 敏 李玉仙 顾军农 (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技术研究院,北京市供水水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012)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生产、生活产生的大量氮、磷等营养元素进入到水体,使城 市供水中的部分水源遭受到不同程度的藻类污染。藻污染给水厂的运行管理和水质安全带来许多问题,本 文将着重对藻类现状、成因及影响因素,给水质、制水工艺带来的危害以及除藻方法进行总结,以北京藻 类的现状为例对比各种除藻方法的效果,为饮用水供水水质安全提供依据。 关键词:饮用水 藻类 除藻方法 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环境污染 的不断加剧,饮用水的水质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全民 普遍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城市的供水水源多为 湖库型水源,这些水体由于其自净能力欠佳,当氮、 磷等营养元素进入后就很难被排出,从而不同程度 地受到藻类的污染,而水体中藻类的大量繁殖直接 给饮用水生产带来诸多危害。因此 ,如何有效地去 除水中藻类是给水工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重 点旨在对藻类现状的成因及影响因素、对水质及制 水的影响与危害及除藻方法做了总结,以北京水源 麓睫黜 貔酝I鞠和b liI纛橛鼬 Ic|嘲 ■唠 ■ 辘螺 球球瘁蝴辨 承 承蓐 承 瓣 痒 痒 鞭 拳 牟 瘁 摩 嘲斡 蹦瞬l瘩 球 木承霹 蓐 瘁 蓐 库 辩瘁 图 1—1 2013年中国重点湖库营养状态指数 注:该图来自2013年 《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城镇供水 NO.6 2016 73 硒 ∞ 弼 ∞ 如 旃 埒 O 颤蓐f婚葵拣秘如3静 y 为例对各种除藻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以期更加深 入的认识藻污染现状的成因及控制方法,为保障供 水水质安全提供依据。 1.藻类现状、成因及影响因素 1.1藻类现状和成因 藻类 (除蓝藻其它藻类均是真核生物)通常是 指一群在水中以浮游方式生活、能进行光合作用的 自养型微生物,个体大小一般在 2 200 m,其 种类繁多,均含叶绿素,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带绿色 的有规则的小个体或群体。由于近年来城市经济的 高速发展,大量工业废水、农田灌溉和生活污水排 至江湖中,使湖泊及水库水体逐渐从贫营养、中营 养向富营养状态转化,最终导致富营养化的发生。 根据图1—1所示,201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显示 61个国控重点湖库中,富营养、中营养和贫 营养的湖泊 (水库 )比例分别为 27.8%、57.4%和 14.8%,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密云水库和丹江口水 库也已经处于中营养状态。密云水库一直以来都 是北京的主要供水水源,自2014年汛后南水进京 以来,丹江口水库已成为了北京的又一主力供水水 源,因此,湖库型水源的富营养化问题更加值得我 们关注。富营养化的典型特征之一是水华,水华爆 发时,水面呈现蓝色、红色、棕色、乳白色等异常 的水色现象,水华爆发的原因是水体中藻类的大量 繁殖和腐烂造成的。湖库型水源中藻类种类主要为 蓝藻、绿藻和硅藻。根据贾东民等对密云水库藻类 的研究数据显示,在2008~2010年间蓝藻和绿藻 密度呈上升趋势,硅藻密度相对呈下降趋势,这种 趋势在无外力干涉的影响下基本保持平稳 l。2014 年底至2015年3月再次对密云水库的藻类情况进 行了调查,结果见下图1—2所示,隐藻数量相对其 他藻种占据比例更大,绿藻数量高于硅藻。 74 城镇供水 NO.6 2016 _ ≮ · 研究与探讨 · 团甜 藻 戤蓝藻 国绿藻 ■隐藻 ■总数 图 1—2 密云水库藻类情况 然而,在申恒伦等对丹江口水库藻类的调查 数据显示,在2003年 ~2006年间硅藻为优势种群, 其次是绿藻和蓝藻 。近期对丹江口水库及南水 输送到京的沿线藻类进行了一次调研 ,结果如下 表所示。 采样地点 陶岔 丹江 汉江 南阳 磁县 保定 硅藻 (万个 ,L) 12.25 7.90 7.90 55.27 300.O5 l152.82 绿藻 (万个 /L) 20.42 252.67 323.74 228.98 157.92 94.76 硅藻数量在输送的沿线呈增长趋势,在源头附 近的取样位置绿藻明显胜于硅藻,出现这一现象主 要与营养盐的吸收能力等因素有关。 1.2影响藻类生长的因素 1.2.1营养盐对藻类生长的影响 营养盐作为藻类生长必不可少的条件,不同 的藻类具有不同的生理特点,对营养盐的吸收能 力有所不同。研究表明在高si:N比率 (氮限制) 和高si:P比率 (磷限制 )条件下,硅藻胜过非硅 藻而占据优势 ;当硅的含量较少时,蓝藻在低N: P比率条件下占据优势,而绿藻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