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 郑州大学 试题(副本).doc

  1. 1、本文档共29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生物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描述的微生物特征中,不是所有微生物共同特征的一条是: A. 体形微小 B. 分布广泛 C. 种类繁多 D. 可无致病性 E. 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 2.不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 A. 细菌 B. 病毒 C. 支原体 D. 立克次体 E. 衣原体 3.属于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是: A. 螺旋体 B. 放线菌 C. 真菌 D. 细菌 E. 立克次体 4.下列对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结构的描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 有细胞壁但不含肽聚糖 B. 有细胞膜且含有胆固醇 C. 含有线粒体、内质网、溶酶体等细胞器 D. 细胞核内含染色体遗传物质 E. 无核膜,核质为裸露环状DNA 5.划分某种细菌的血清型,根据: A. 细菌基因组核酸序列的同源性 B. 细菌基因组中G+C含量构成比 C. 作为特异性噬菌体的宿主菌,其噬菌体型别 D. 在含血清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形态 E. 细菌的抗原结构和抗原性 6.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根本区别是:单细胞 B. 二分裂方式繁殖 C. 有细胞壁 D. 前者仅有原始核结构,无核膜和核仁等 E. 对抗生素敏感 二、多项选择题 1.可在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微生物是: A. 细菌 B. 支原体 C. 梅毒螺旋体 D. 衣原体 E. 病毒 2.仅含有一种核酸的微生物是: A. 细菌 B. 支原体 C. 梅毒螺旋体 D. 衣原体 E. 病毒 3.G(+)菌细胞壁含有: A. 肽聚糖 B. 异染颗粒 C. 脂多糖 D. 磷壁酸 E. 中介体 4.G(-)菌细胞壁含有: A. 肽聚糖 B. 异染颗粒 C. 脂多糖 D. 磷壁酸 E. 中介体 三、填空题 1.微生物按其大小、结构、组成等,可分为 、 和 三大类。 2.医学微生物学包括医学细菌学 、 和 。 3.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包括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 和 ,共六类微生物物。 4.非细胞型微生物包括 和 。 5.亚病毒包括类病毒 、 和 3类。 6.细菌的分型除了噬菌体型外,还有 和 。 7.病毒必须寄生于 、 内,仅有 RNA 或 DNA 和蛋白质的衣壳, 属于微生物。 四、名词解释 1.微生物(microorganism) **2.微生物学(microbiology) 3.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 microbiology) *4.菌株(strains of bacteria) *5.郭霍法则(Koch’s postulates) 五、问答题 *1.真核细胞型、原核细胞型和非细胞型3大类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 *2.简述微生物学的发展过程。 *3.请概述近二十年来医学微生物学的主要进展。 4.如何学好医学微生物学?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E 2. B 3. C 4. E 5. E6.D 二、多项选择题 1.A,B 2. E 3. A,D 4. A,C 三、填空题 1.真核细胞型,原核细胞型,非细胞型 2.医学真菌学,医学病毒学 3.螺旋体,放线菌 4.病毒,亚病毒 5.拟病毒,阮毒体或朊粒 6.血清型, 基因型 7.活细胞,非细胞型 四、名词解释 1. 微生物:存在于自然界形体微小,数量繁多,肉眼看不见,必须籍助于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甚至上万倍,才能观察到的一群微小低等生物体。 2. 微生物学:用以研究微生物的分类、形态结构、生命活动(包括生理代谢、生长繁殖)、遗传与变异、在自然界的分布及与环境相互作用以及控制它们的一门科学。 3. 医学微生物学:主要研究与人类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对人体感染和致病的机理、特异性诊断方法以及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措施, 以控制甚至消灭此类疾病为目的的一门科学。 *4. 菌株:从不同来源或从不同时间或地区所分离的同一菌种的细菌。 *5.郭霍法则:郭霍根据对炭疽芽胞杆菌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郭霍法则。认为:①特殊的病原菌应在同一种疾病中查见,在健康人中不存在;②该特殊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得纯种;③该纯培养物接种至易感动物,能产生同样病症;④自人工感染的实验动物体

文档评论(0)

xuefei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