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33块油藏压裂改造技术
采油四厂
二○○三年十月
目 录
前言
一、油藏开发地质概况
1、油藏基本特征
2、储层岩性特征
3、储层物性特征
4、储层敏感性分析
二、油藏开发简况及存在问题
1、油藏开发简况
2、存在问题
三、文33块沙三上油藏整体压裂方案的制定
1、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2、人工裂缝监测
3、文33块沙三上油藏整体压裂方案部署
四、文33块沙三上油藏整体压裂优选设计
1、确定设计参数
2、压裂方式的选择
3、裂缝长度的优化
4、施工参数设计
5、压裂效果和经济效益预测
五、压裂新工艺的应用
1、双封分层压裂技术
2、压裂液加液氮助排技术
3、裂缝强制闭合技术
六、区块整体压裂改造技术的应用
1、现场应用情况
2、单井压裂效果
3、区块压裂效果
4、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七、结论及存在问题
前 言
区块整体压裂改造技术通过压前地层评估,应用地质、油藏描述、测井等资料,取得油藏整体数据,考虑注采井网以及水力裂缝系统的优化组合,使用水力裂缝与油藏模拟确定优化组合结果,取得最优化设计方案,使整体压裂优化设计覆盖油藏整体,达到最佳的经济效果。
文33块沙三上油藏是文南油田主力区块之一,属于低渗、非均质油藏,水驱动用程度低、注水井高压欠注等矛盾突出。2003年,采油四厂借助油田三年科技攻关会战的东风,开展文33块沙三上油藏整体压裂改造技术的应用,通过油藏精细描述,综合两个剖面,精选压裂井,运用FRACPRO压裂设计软件优选压裂参数,区块整体压裂17井次,累计增油 吨,与2002年底对比,区块日产油量上升,自然递减缓,提高采收率 百分点。
一、油藏开发地质概况
1、油藏基本特征
文33块沙三上油藏位于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文留构造的西南部,由文东断层和文86断层所夹持的次一级地堑带,沿北北东呈条带状展布。分10个砂层组,含油面积4.7km2,石油地质储量368×104t,标定可采储量123×104t,标定采收率33.42%。
2、储层岩性特征
文33断块区沙三上油藏储层岩性为:长石石英粉砂岩,石英含量60~70%,长石含量15~30%。粒度中值0.073-0.087mm,分选较好,分选系数1.10-1.34,喉道主峰位在1.87-3.75之间,喉道半径中值2.13-2.24μm。根据文三口取芯井的粘土矿物分析:主要粘土矿物是伊利石,其含量最高,占总含量的77%,其次是绿泥石,占总含量的23-32%,其它粘土矿物占15%。
井 号 层位 样号 井深(m) 粘土矿物含量(%) 备 注 I K CH M M-I混层 M-CH混层 文33-105 S3上2 16 2889.2 33 34 18 15 I:伊利石
K:高岭石
CH:绿泥石
M:蒙脱石
M-I:伊蒙混层
M-CH:绿蒙混层 27 2890.75 35 21 34 10 文140 S3上2 177 2975.35 67 15 18 S3上3 182 2988.5 80 6 14 196 3024.15 47 53 文152 S3上1 609 2905.89 73 8 19 643 2918.71 23 56 21 S3上2 676 2952.38 87 6 7 S3上3 717 2994.51 41 11 48 S3上7 744 3174.95 68 32 776 3199.92 74 26 804 3205.61 77 23 孔隙类型以粒间孔隙为主,胶结物以泥质为主,胶结类型以孔隙式为主,其次为孔隙—接触式。
3、储层物性特征
文33断块区沙三上油层埋深2880-3260m,沙三上1-3储层孔隙度17%,空气渗透率为39.4×10-3μm2,沙三上4-10储层孔隙度16%,空气渗透率为30.1×10-3μm2。渗透率变异系数:沙三上1-3为0.4,沙三上4-10为0.7。地层水总矿化度为26-28×104mg/l,水型为CaCl2型。原始地层压力36.9-43.9MPa,压力系数为1.31-1.38,地层温度为110℃-120℃,为异常高温高压油藏。
4、储层敏感性分析
根据文33-105、文152井实验结果:水敏系数ⅠW=0.22-0.54,属中等水敏,速敏较强,也存在酸敏现象。
表3 文33断块沙三上储层物性表
层
位 孔隙度 (%) 渗透率
10-3μm2 粒度中值(mm) 分选系数 变异系数 碳酸盐( %) 喉道半径(μm) 高峰值 峰值 S3上1~3 17.0 39.4 0.087 1.10 0.4 8.0 2.13 1.87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