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4-土壤氟与环境解答.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土壤中F、Se、I 与土壤环境质量 ;引言 土壤氟的来源 氟的益处和危害 我国的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划分 土壤中F的形态 土壤环境中F的化学平衡 土壤对F吸附的影响因素 F危害的控制 ;环境中氟的丰缺与人体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它是人体的必需元素。 土壤中的氟与大米中的氟的多少和氟斑牙患病率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来自外源的F污染对土壤质量也可产生明显的影响。 研究表明:土壤F污染导致了铁、铝氧化物或氮氧化物的崩解,促使土壤有机质增溶,从而影响潜在有毒元素的有效性, 对土壤F污染的研究在土壤圈物质循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土壤氟的基本来源是岩石的风化。氟是典型的亲石元素,自然界含氟矿物很多, 已知的有100多种。如萤石CaF2、氟镁石MgF2 等.各类岩石中,以酸性岩浆岩平均含氟较高,为800mg/kg.中性岩浆岩和沉积岩次之,约500mg/kg.基性及超基性岩浆岩较低,各为370 mg/kg及100 mg/kg.随岩浆岩中SiO2含量的减少,氟的含量也减少.常见的土壤矿物中,黑云母、白云母和角闪石可能是土壤的主要氟源。;2、工业生产活动,排出含氟气体、液体和废渣,直接或间接进入土壤。炼钢工业常用萤石作助溶剂.水泥制造业中,原料粘土含氟达0.2~3g/kg.磷肥制造业中,原料含氟30~40 g/kg.铝厂电解生产中,用冰晶石Na3AlF6作溶剂.煤中含氟0.01~0.4 g/kg. 3、火山气体和火山灰,富含HF、CaF2、 MgF2等,这些物质经风化、分解后,将氟释放出来进入土壤,有人化验夏威夷的火山灰,含氟高达25 g/kg.火山气体含氟0.1mg/L。 4、人类其它活动引起土壤氟的积累,越来越显得重要. 研究表明:磷矿粉在土壤中的多次施用,会显著提高土壤氟含量. 我国中小磷肥厂生产的磷肥含氟量约为10~16 g/kg.磷肥和含氟农药的广泛施用, 引起土壤氟量上升.;;;我国土壤氟背景值453mg/kg; 世界土壤氟背景值200mg/kg;; 由于氟元素为动物和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因而土壤环境中氟含量的过低有可能寻致饮用水和食物中氟的缺乏.从而进一步影响到人和大动物牙齿的生长和龋齿的发生。 在一些低氟的地区.饮用水含氟量低至0.5mg/l以下.居民中龋齿发病率达85%以上,在缺氟地区.老年人骨质变脆.容易发生骨折。 ??壤氟含量并不是越高越好。相反,当土壤氟过量以及由于氟污染.土壤氟则通过两种途径对动物和人体健康构成危害;淋失进入地表水,造成水源性氟中毒; 植物大量的吸收作用由食物链传递到动物或入体后造成慢性氟中毒。 对三个低氟区和一个高氟区人的釉质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氟区和高氟区.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釉质缺陷。;氟对高等植物酶的作用;; 根据环境要素分为以下4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其地区分布如下: Ⅰ区:本区大致自东北走向西南再转向西北,呈宽带状分布.具体包括从黑龙江的安达和三肇地区(肇东、肇州、肇源)经吉林的三安地区(农安、乾安、大安),内蒙古的锡林郭勒、包头,河北阳原,山西大同、沂州,至陕西的三边地区(靖边、安边、定边)和宁夏的盐池、灵武,再折向新疆的吐鲁番盆地、阿克苏和塔里木河流域.;II区:主要分布于黄淮海平原局部高氟地区.如渤海湾附近,山东的潍坊、泰安,以及河南的夏邑、杞县、洛阳等地. III区:地处东南沿海部分地区.包括浙江的义乌、武义、青田,经闽西南至广东的丰顺、汕头等地. Ⅳ区:主要流行于西南山区.如陕南安康地区、鄂西北、贵州大部分地区,滇东及滇西北地区等.;各区地方性氟中毒的环境流行特点;我国地方性氟中毒有饮水型和燃煤污染型2大类.其中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是我国分布范围最广的地方性氟中毒类型,在4个病区均有分布 根据饮用水水源的不同,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又可分为浅层高氟地下水型、深层高氟地下水型、高氟温泉水型、高氟岩矿水型和高氟茶水型等. 燃煤污染型氟中毒是70年代后期确认的我国特有的病区类型,主要分布于病区Ⅳ. 在我国主要有3种类型;(1)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2)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3)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百度百科);;土壤中F的形态一般可分为水溶态、可交换态、铁锰氧化物态、有机束缚态和残余态等。 水溶态F和可交换态F对植物、动物、微生物及人类有较高的有效性,也称生物有效态F。;土壤可溶态氟主要是指以离子或络合物形式存在于土壤溶液中的氟,包括F-、HF2-、 H2F3-、 H3F4-、FeF63-、CoF63- 、SbF52-和Al F63-等,一般采用亚沸水浸提,有时也采用稀酸加以浸提,因而相应有酸溶性氟.可溶性氟除受提取剂种类影响外.也受提取剂浓度、土液比、土液pH、浸提时间和浸提温度等一系列困素的制约。 可溶性氟一般表示了土壤氟的生物有效性。据研究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