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分析师的2015:牛熊洗礼.doc
分析师的2015:牛熊洗礼
对分析师这个平均年龄不过30岁出头的群体来说,2014年到2015年上半年是他们中多数人经历的第一个指数牛市。
在“浮躁”这个牛市情绪的公共标签之下,分析师也不能独善其身。而短时间内牛熊切换的特殊行情,对所有年轻分析师们而言都是一场洗礼。
民生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管清友2015年7月10日在中期策略报告“写在前面的话”中写道,中国资本市场正在书写一段空前绝后的历史……这个夏天足以写进回忆录里。作为证券市场的参与者之一,分析师们将如何书写2015?这群毕业于海内外名校,穿梭于北上广深的高级写字楼,只言片语影响万亿资金流向的金融精英,很少轻易在媒体面前分享理性工作言论以外的内容,大多数时候券商研究所严格限制分析师们与媒体接触。在由机构统一对外发布的照片中,分析师们大多拥有精致的妆容,一丝不苟的发型和简洁干练的商务套装,留给外界一个睿智精英的形象。
对这个平均年龄不过30岁出头的群体来说,2014-2015年上半年是他们中多数人经历的第一个指数牛市,随之而来的震荡市恐怕也是多数人始料未及的。身处如此大势之中,分析师们是否还能一如往常镇定自若做调研、沉心静气写报告?事实上,他们和大多数普通人一样,并不能在这个焦躁的市场独善其身,大涨的时候会浮躁,大跌的时候会恐惧,除了面对内心的情绪,还要安抚惶恐的客户和焦虑的同事亲友。面对2015年的极端行情,大多数分析师有一种被市场架空、无法展示价值的失落和无力感。
被牛市托起的市场需求
在券商研究所做了4年分析师,程卫(化名)的2015年上半年和以往有着截然不同的工作节奏。回想2014年的5、6月,他还很少出门拜访客户,一个月最多一周在外出差。
2014年12月一波大涨过后,各方热情被点燃,买方开始频繁联系分析师,要求他们筛选出好公司。大多数分析师的工作节奏跟随整个行业一起,突然进入加速运转通道,工作中充斥着异于往常的频繁路演、四处调研、接二连三的研报、不间断的晨会以及密集的电话会议。
分析师们的工作节奏显著加快,北上广深四处飞。海通证券宏观分析师姜超1年的飞行里程高达19.9万公里,相当于地球到月球一半的里程,打败了商旅纵横App中99%的用户。
程卫一个月有一半以上时间在外地出差,一天至少安排四次以上路演,晚上到酒店要看报告写报告。不出差的时候每天至少也有两场路演,中午有午餐交流,周末时间也基本都被工作占据。
贾铭(化名)入行5年,是国内一大型券商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他坦言,2014年末至2015年上半年,是他入行以来工作节奏最快的一段时间。“熊市时大盘一整年都在低位横着,基金经理对分析师的需求就没有那么强烈。牛市则截然不同,有些个股两个星期就可以翻倍,投资者生怕错过牛股,不断地和分析师电话联系。每次我刚刚调研完,他们的电话就打过来问调研情况,唯恐第二天来个涨停没抓住。整个市场对分析师的依赖程度都明显增加了。”
一位策略分析师举例,4月股市大涨之时,每次出现震荡,电话便一刻不停。电话那头以基金经理为主,通常上来的第一句话便是“待会儿是不是该调了”。
程卫也明显感觉到和客户的沟通频率大幅增加。行情来得太快,市场瞬息万变,电话随时有被客户打爆的可能。“单边上涨行情下,他们需要分析师推荐股票,降低搜索成本。从机构角度来看,他们有风控系统,要买有业绩支撑、有成长性、有故事的股票。”
事实上,即使没有这一波上涨的行情,熬夜也是分析师行业的常态。一位入行4年的分析师告诉新财富,从业以来他几乎没有一天是晚上12:00前睡觉的。程卫强制要求自己每天凌晨1:00前睡觉。财报季则无法控制,一般要熬夜到凌晨3:00、4:00写报告。大多数分析师早上6:30准时起床,8:00到公司开晨会,常年每天睡眠时间在五六个小时。
入行以来,程卫就几乎没有了周末的概念。“这个行业没什么完整的周末,一方面,周末要赶报告,开电话会议。年轻一点的同事周末都在办公室或咖啡厅度过。另一方面,周末经常会出一些政策。”宏观、策略以及一些和政策挂钩紧密的行业比如银行、券商、保险等,分析师们需要根据政策来点评并快速出报告。
4月17日周五,市场先后经历了证监会发布强化两融业务合规和风险管理的新政策,随后周末央行又出降准消息。短短一个周末,市场完成了“300点深V回调”,戏谑分析师生活的段子开始广泛流传。“这个周末苦逼死了券商的策略分析师,写了三遍风格迥异、前后矛盾的策略分析,一会多头,一会空头,礼拜一精神分裂患者又多了几百个。” “虽是段子,但这几乎就是工作状态的真实写照。”一位策略分析师对新财富表示。
分析师行业有句话叫“要么第一,要么唯一”。“第一”即写报告最快,“唯一”则是写报告最深入。在报告很难保证写得最深入的情况下,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