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M32的CAN总线的数据采集卡设计分析.docx

基于STM32的CAN总线的数据采集卡设计分析.docx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 号: 0121311371307 能力拓展训练 题 目基于STM32的CAN总线数据采集卡设计学 院自动化学院专 业自动化专业班 级自动化1305班姓 名司文雷指导教师罗璠 2016年8月27日 任务书 1、要求设计如下功能的数据采集卡: (1)采用STM32对8路0~5V模拟信号进行采集,采样频率为100Hz。 (2)采集的数据要求通过CAN总线发送出去。 (3)数据采集卡的CAN总线标识符可用拨码开关指定。 2、要求选择合适的STM32微控制器,具备对CAN总线的支持,并选择合适的CAN接口电路芯片; 3、要求完成采集卡的硬件电路设计,包括原理图设计、PCB布线设计; 4、要求完成STM32程序设计,并进行仿真; 5、提交设计报告。  PAGE \* MERGEFORMAT 58 TOC \o 1-3 \h \u   HYPERLINK \l _Toc12626 1 STM32简介  PAGEREF _Toc12626 3  HYPERLINK \l _Toc26137 1.1 STM32F105VCT6的参数  PAGEREF _Toc26137 3  HYPERLINK \l _Toc5185 1.2 内部资源  PAGEREF _Toc5185 4  HYPERLINK \l _Toc30655 1.3 Cortex-M3内核简介  PAGEREF _Toc30655 5  HYPERLINK \l _Toc18707 2 CAN概述  PAGEREF _Toc18707 6  HYPERLINK \l _Toc20634 2.1CAN简介  PAGEREF _Toc20634 6  HYPERLINK \l _Toc15020 2.2工作原理  PAGEREF _Toc15020 7  HYPERLINK \l _Toc24817 2.3CAN的高层协议  PAGEREF _Toc24817 7  HYPERLINK \l _Toc19808 2.4 CAN波特率计算  PAGEREF _Toc19808 8  HYPERLINK \l _Toc1098 2.4.1 波特率  PAGEREF _Toc1098 8  HYPERLINK \l _Toc23833 2.4.2CAN波特率的计算  PAGEREF _Toc23833 8  HYPERLINK \l _Toc17272 3硬件电路设计  PAGEREF _Toc17272 13  HYPERLINK \l _Toc26676 4软件实现  PAGEREF _Toc26676 14  HYPERLINK \l _Toc12916 4.1STM32电压数据采集的软件实现  PAGEREF _Toc12916 14  HYPERLINK \l _Toc30301  4.1.1AD-DA模块的编写  PAGEREF _Toc30301 14  HYPERLINK \l _Toc27988 4.2CAN 总线节点的软件设计  PAGEREF _Toc27988 24  HYPERLINK \l _Toc24547 结 论  PAGEREF _Toc24547 33  HYPERLINK \l _Toc14081 参考文献  PAGEREF _Toc14081 34  HYPERLINK \l _Toc20953 附录1  PAGEREF _Toc20953 35  HYPERLINK \l _Toc23467 附 录2  PAGEREF _Toc23467 36  摘 要 摘要: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是一种有效支持实时控制的串行数据通信网络。自上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CAN总线以其可靠性好、实时性高及组网简便灵活等优势而受到人们的青睐,并在众多行业领域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控制过程的自动化与网络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同时数据的传输量越来越大,对数据传输的实时性要求也更加苛刻。笔者采用内置 CAN 控制器的高性能微处理器 STM32F105vct6 作为节点的微处理器,使用带隔离的高速集成 CTM1050T 作为 CAN 收发器,数据输入输出通道采用光电耦合器进行隔离,设计了 CAN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