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考语文文言文虚词讲解与练习
【典例剖析】
[例1] (2004年无锡市)与“公将焉之”中“焉”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且焉置土石 B.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C.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D.不复出焉
[剖析] 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虚词“焉”的用法。“公将焉之”中的“焉”作疑问代词,相当于“哪里”。B中的“焉”是为“在那里”;C、D中的“焉”用在句末,起加强语气的作用。只有A句中的“焉”与题干中的“焉”用法相同。
[例2] (2004年福州市)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虽有千里之能,安求其能千里也??B.其真无马邪,策之不以其道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环而攻之而不胜?D.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学而时习之
[剖析]此题将虚词与实词放在一起综合考查,实词考查的是一词多义现象,虚词考查的是意思及用法异同的现象。意思及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C。
[例3] (2004年永州市) “而”表示前后词句并列、承接、递进、修饰、转折等关系,说出下列句中“而” 的用法。
①日出而林霖开????? ②朝而往,暮而归
[剖析]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虚词“而”的用法,题干中已将而的主要用法列举出来,解题时我们要根据具体语言环境分析“而”在句中的意义。①句中的“而”表承接;②句中的“而”表修饰。
[例4] (2003年济南市)下列句中加点的“以”,跟“以杖击之”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C.徐喷以烟 D.不以千里称也
[剖析]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虚词“以”的用法。A中的“以”用作连词,表示顺承,意为“来”;B中的“以”用作介词,意为“凭,靠”;C中的“以”用作介词,意为“用,拿”;D句中的“以” 用作介词,意为“按”。题干中“以杖击之”的“以”的意义和用法与C句相同,用作介词,意为“用,拿”。
[例5] (2003年济南市) 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之:二世杀之??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B.以: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 杀之以应陈涉
C.其:百姓多闻其贤???? 惧其不已也
D.为:项燕为楚将??? 皆次当行,为屯长
[剖析]本题侧重考查对“之、以、其、为”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分析把握能力。A项中“之”皆为人称代词,分别代指“扶苏、愚公”。B项中第一个“以”可译为“把”,作介词;第二个“以”可译为 “来”,连词。故选项为B。C项中的“其”皆为人称代词。D项中的“为”皆是动词,可译为“是” 和“做”。
[例6] (2000年南京市) 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居庙堂之高(指朝廷)??? B.是进亦忧,退进亦忧(这样)
C.先天下之忧而忧(然而)? 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的)
[剖析]此题把实词与虚词融合起来考,也是比较常见的,题干要求选择有误的一项,正确的选项应为C,“而”在这里应为顺接,而不能解释为“然而”。
[例7] (2002年广西) 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若啸呼状???? 貌若甚戚者
B.若听茶声然??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C.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 陈胜者,阳城人也
D.中峨冠而多髯者??? 感极而悲者矣
[剖析]这道题综合考查了四个文言虚词的用法。比较它们的意义,找出不同的一项,应为C,其中第一句可译为“……的人”,第二句,则与“也”连用,表示判断,可译为“是”。
[例8] (2000年常州市)对下列句子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师败绩 (齐军大败)
B.公将驰之 (鲁庄公要下令驱车追赶齐军)
C.夫战,勇气也 (打仗,要靠勇气)
D.夫大国,难测也 (大国兵多将广,难以测量)
[剖析]此题答案为D。这道题目虽然考查的是句子的理解,但这其中“之”、“夫”、“也”等虚词还是极为关键的,这些虚词不理解,句子是意思就难以理解。
??????????
中考语文文言文虚词总结
?
随着中考改革的逐步深入,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将更加注重理解和运用,不再考查那些烦顼的词法、句法等古汉语知识。纵观近年各地中考试题,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二是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三是文言句子的翻译。前两种是对文言虚词的显性考查,后一种是对文言虚词的隐性考查。
要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识记常用文言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②结合语句翻译确定该文言虚词在句中的意义;③根据文言虚词在语句中的作用,巧妙地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替代;④先多朗读,体会语气,再进行判断。
还有一点同学们要特别注意,一个虚词有多种用法,而相同的用法又可以用不同的虚词来表示。在平时学习中应注意打好基础,勤练多思,把握规律,这样才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