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庐山自然地理综合实习指导手册(试用版)2016汇编
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九江市南部,西北滨临长江,东南临鄱阳湖,地理坐标是:东经115°50′~116°10′,北纬29°28′~29 °45′。庐山是由断裂抬升而形成的断块山,山体平面形态呈肾形,由西南向东北方倾斜延伸,中部宽而向东北和西南渐收窄,长20多公里,最宽10多公里,主峰为大汉阳峰,海拔1473.8m,高出四周平原约1440m,属于中山类型。
庐山的形成经历了复杂而又漫长的历史过程,留下了许多自然地理遗迹。山体也由时代不同的岩石组成。由于庐山独特的地理位置,加上它具有中山地地貌 特征,亚热带山地气候特征,土壤和植被垂直分带明显等特点,故成为一个很好的自然地理实习地点。
一、庐山地质概况
1.庐山的地层
庐山地层除三叠系、侏罗系外均有分布,山南地区分布有中元古界滹沱系星子岩群是本区最古老的地层,中北部分布新元古界南华系地层,其它地层零星分布在外围地区,多为第四系残坡积物和沉积物覆盖。地层分布如表1所示。
表1 庐山地层及其分布概要
地层单位及代号 岩性 分布 第四系Q 全新统Q4 黄色砂砾、黄褐色粉砂亚黏土、灰黑色淤泥 庐山山下江湖、现代河谷 上更新统Q3 上部:棕黄色亚黏土
下部:棕黄色土砂砾层 庐山山上 中更新统Q2 网纹红土——砂砾层,多巨砾 山上:大较场、王家坡、西谷、山下 下更新统Q1 浅棕黄色、棕红、灰白色砂砾层、砂层、灰白色砂质黏土层 山下 白垩系K 南雄组 砂岩、砂砾岩、砾岩 山下 二叠系P 石灰岩 山下 石炭系C 石灰岩 山下 泥盆系D 上统 五通组 砂岩、砂砾岩 山下 志留系S 砂质页岩、页岩、长石石英砂岩 山下 奥陶系O 上统汤头组
中统 汤山组
下统 仑山组 白云质灰岩
石灰岩 山下 寒武系? 中上统 杨柳岗-乐观组 泥质灰岩、白云岩 西北东北山麓 下统 观音堂-王音铺组 硅质页岩、炭质页岩、黄绿色砂页岩 西北东北山麓 震旦系Z 西峰寺组 石灰岩、硅质岩和硅质灰岩 庐山西北麓 新元古界南华系 上统南沱组
(冰渍岩组) 厚层冰碛砾岩夹凝灰岩,与下伏莲沱组假整合接触 蔡家岭 下统
莲沱组 上部:长石石英砂岩、凝灰岩、凝灰质砂岩 东谷(中谷)、莲谷、牯岭、女儿城、玉屏峰、 中部:石英砂岩、砂砾岩、长石石英砂岩 西谷、大较场、小天池、
下部:石英粗砂岩、含砾砂岩 五老峰、大月山、虎背岭、大林峰 上元古界青白口系庐山垅群 汉阳峰组 流纹岩、细碧岩、千枚岩,不整合覆盖于筲箕洼组之上 汉阳峰 筲箕洼组 变细碧岩角斑岩、变余凝灰岩、变余凝灰质砂岩 筲箕洼-大脑包 中元古界长城系 双桥山群 板岩、变余细粉砂岩、喜碧角斑岩,隆滑构造的西南外壳 五老峰南坡-仰天坪及庐山西南山麓 下元古界星子岩群 归宗寺岩组 石英岩、石英片岩夹片麻岩、变粒岩 栖贤寺-海会 栖贤寺岩组 斜长角闪岩、变粒岩、片岩、石英岩 温泉、钱家坂、秀峰-白鹿洞
2.庐山的地质构造(见图1和图2)
庐山内的褶曲,有背斜及向斜两列,走向北东-北北东,排列由北向南是:
(A)大马颈—虎背岭背斜;核部出露莲沱组下部地层
(B)东谷-牯岭-王家坡向斜;核部出露莲沱组中上部地层
(C)大月山背斜;核部出露莲沱组下部砂砾岩
(D)青莲寺-三叠泉向斜。核部出露莲沱组上部地层
庐山的主要断层有二组,其中一组NE走向的有:①莲花洞正断层;②好汉坡正断层;③大月山正断层;④庐山垄正断层;⑤红石崖逆断层;⑥温泉正断层。另一组NW走向的有:⑦息肩亭逆断层;⑧九奇峰逆断层;⑨仰天坪正断层。
其中最主要的有二列:即北侧的莲花洞正断层和南侧的温泉正断层。二者将庐山包围,成为庐山断裂上升的主要机制。
3.庐山地质发育史
庐山地区是一个古老的陆块,在杨子准地台的南缘。准地台比较稳定,其中的庐山地区前期下沉,后期缓慢上升,发育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
Ⅰ 地台褶皱基底发育阶段
在前震旦纪(An)时,即距今10亿年前,庐山地区已经下沉,成为滨海及浅海(200m)环境,沉积了厚约3000m以上的碎屑岩。An末期的吕梁运动,使An地层发生了褶皱、变质和流纹岩喷出,构成了该区的褶皱基底。
Ⅱ 地台盖层沉积阶段
由震旦纪(Z)—二叠纪(P),地壳仍然下沉,海水有时加深,故沉积层中除了碎屑岩外还有白云岩和石灰岩岩层,共厚约5000m,成为地台的盖层。在此期间,曾经有过二次短暂升起,即晚奥陶纪及志留纪末—中泥盆纪,后者是加里东运动影响所致。
Ⅲ 地壳上升和褶皱断裂阶段
二叠纪沉积以后,在海西运动影响下,地壳稳定上升,从此脱离了海侵历史。侏罗纪(J)—白垩纪(K)时,由于受到剧烈的燕山运动影响,使盖层(Z—P)发生褶皱、断裂和微弱的花岗岩侵入(花岗岩零星分布在五老峰以南至温泉一线,呈岩株状或岩盆状产出)。庐山亦由此断裂升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广东省湛江一中等“四校”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汇编.doc
- 广东省珠海市第八中学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解析卷)汇编.doc
- 广东省江门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写作素材积累热点评论孔雀女与凤凰男汇编.doc
- 广东省行政能力测验知识点框架图汇编.doc
- 广东省茂名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综合测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汇编.doc
-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化工机械基础》课程考试大纲汇编.doc
-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城市规划原理》课程考试大纲汇编.doc
- 广东省韶关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综地理试题汇编.doc
- 广东省顺德一中等六校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物理)汇编.doc
- 广东财经大学审计行业调研汇编.doc
-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阅读兴趣激发与培养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8 《超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优化设计在地震工程中的应用与挑战》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侧进式搅拌器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docx
- 抗风浪网箱建设项目初步设计.docx
- 数字化施工技术在现代土建工程中的应用前景.docx
- 初中数字化素养培养的课外活动设计与实施路径探索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
- 内容创作者的多元化需求与激励机制的对接.docx
- 基于人工智能的小学英语口语教学资源开发与学生交际能力培养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物理实验课中科学探究方法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