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地震中幸存的昌马石窟汇编.docx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强烈地震中幸存的昌马石窟汇编

强烈地震中幸存的昌马石窟2011年04月01日 09:06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综合字号:T|T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昌马石窟(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摄影:西风瘦马)昌马石窟(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摄影:西风瘦马)昌马石窟位于甘肃玉门市玉门镇东南约60公里。祁连山横枕于南,大板屏障于北,周围群山环抱,与外界仅一径相通。一般认为,敦煌石窟包括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和玉门昌马石窟。所以说,昌马石窟是敦煌石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莫高窟和榆林窟的姊妹窟。昌马石窟开凿于五代宋初,后历元明又有续凿和修复。原有石窟共计24座,分为上窖石窟和下窖石窟,分布在昌马乡水峡村的上窖山和下窖山一带。昌马石窟属白垩纪泥岩层,石质松软,状如泥块。大坝石窟早年已圮,现存下窖窟11个,凿于峭壁之上。洞窟距地面约4.5米,自南向北排列。分南、北、中三段,南北两端数窟遗物早已无存。中段第2、第4窟保存比较完整。形制相同,均有中心柱,似为早期开凿。第二窟开面方形,分前后二室;第四窟平面呈长方形。两窟保留着早期造象及宋初壁画。玉门下窖石窟位于甘肃玉门市昌马乡水峡村西面紧靠村庄的地方,坐落着一座南北走向的约50米的山崖,山体南北长约500米。昌马石窟,就坐落在这高高的山壁的最中央,离地面约25米。从石窟向南到昌马乡政府约5公里,从石窟向北到玉门镇及312国道约70公里。昌马石窟开凿于五代宋初,后历元明又有续凿和修复。原有石窟共计24座,分为上窖石窟和下窖石窟,分布在昌马乡水峡村的上窖山和下窖山一带。1932年12月25日8时45分,昌马盆地发生了一起震级为7.7级的强烈地震,就在这次大地震中,昌马上窖石窟的12座洞窟全部被震塌,石窟中的壁画、彩塑等各种文物被全部损毁。昌马下窟石窟的大多数洞窟也被这次大地震损毁,只有4座洞窟幸存。昌马石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从洞窟开凿形成上看,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及新疆的石窟寺相似之处很多;从艺术价值上说,其彩绘和彩塑的手法新颖,形象逼真,风格色丽,大多数壁画入选《河西石窟图谱》,从洞窟的壁画和雕塑内容看,主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当然在其中也渗透了较为浓厚的佛教思想。其艺术手法,与敦煌及新疆等古丝绸之路的石窟艺术手法极为相似。有些已经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也许是同时代或同类型的工匠所绘。1981年,昌马石窟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揭秘麦积山石窟之谜[发布时间:2011-05-20]作者:苏 敏? ? 亘古不变的悬崖能留住什么?时间的堕落多么悲壮一只只幽深的眼眶盯着历史看见什么?彻悟什么?......  多少奇异的事物从天而降单薄的栈道,你承受比大地更重的命运你的崩裂、塌陷和腐朽意味深长......——伊甸《栈道》  位于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始凿于后秦时期,是我国四大名窟之一。在1600余年的漫长岁月里,聪明而勤劳的古人们克服种种困难,依靠人力硬是在形如麦垛的麦积山崖上,凿窟塑像不止,打造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东方雕塑博物馆。  一千余年来,麦积山遭到过风雨的侵袭、人为的破坏,历史上还经历过数次大地震,包括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但是天灾与人祸并没有磨灭麦积山的光芒,至今它仍完好地保存着佛教窟龛194个,泥塑石雕、石胎泥塑七千二百余身,壁画一千三百余平方米。  是什么能够让它们屹立千年而不倒,让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探寻东方微笑背后的秘密。    唐朝时首遇大地震    麦积山景区地处于我国东西中央造山带(昆仑-祁连-秦岭)和南北中央构造带(贺兰-川滇)的交接复合部位,该位置又恰处于西秦岭-松潘构造结的东北结点上。特殊的地质地貌,既塑造了麦积山北雄南秀兼有的大地奇观,同时也埋下了地震灾害的隐忧。  从石窟牛儿堂向西行,有一条长约38米、距地面高80余米的天桥栈道将麦积山东崖和西崖连接起来。天桥之下,东西崖之间,崖壁悬空垂立,洞窟皆无。原来在唐开元22年(公元734年),秦陇发生强烈地震,使麦积山崖面中部窟群及东崖上部大面积坍塌,窟群自此被分裂为东西两崖。山峰脚下至今还残留着当年地震中被震落的巨大石块!这应该算是麦积山石窟历史上最惨重的损失了,很多珍贵的洞窟、塑像、壁画在山体的摇晃中跌落粉碎,还原成了泥巴。  这样的天灾在当时被视为不祥之兆,导致香积如山、僧侣过千的麦积山宗教气脉遭受毁灭性打击。大地震发生后25年,诗圣杜甫来到麦积山,看到的是一个野寺残僧少,山园细路高,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乱水通人过,悬崖置屋牢的苍凉景象!  杜甫的诗句苍凉,历史的烟雨苍凉。也就是这场地震,使麦积山在大唐盛世时只开凿了为数不多的几个石窟。接下来随着中国行政中心的南移和北上,作为长安佛教文化的重要部分、关陇石窟的杰出代表,麦积山石窟浓妆艳抹的主角地位也一去不复返。  从此,麦积山石窟在蒙蒙烟雨中销声匿迹了近千年。但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