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练测】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六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练案.docVIP

【讲练测】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六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练案.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讲练测】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六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练案

【讲练测】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六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练案(含解析) ?基础题 一、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题目。(7分)关汉卿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正清樽斟泼醅,有白衣劝酒杯。(1)“秋景堪题”体现了作者对秋天怎样的态度?“秋景”具体体现在哪里? (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景和情的角度对这首元曲中的五、六两句作具体赏析。(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题目。(7分)衰柳疏疏苔满地。十二阑干,故国三千里。南去北来人老矣。短亭依旧残阳里。  紫蟹黄柑真解事。似倩西〔注〕 ①王庭筠,金代书画名家,善诗文。官至翰林修撰,金章宗承安元年因赵秉文上书事被削职,降为郑州防御判官。②语出唐代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抒发宫女离家别亲、禁锢深宫的痛苦之情。 (1)作者在词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结合全词,说说产生这种情感的原因有哪些。(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本词景与情是如何结合的。(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升题 一、(13届安徽师大附中高三第七次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二、(13届陕西延安中学高三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1.诗歌颔联和颈联是怎样表达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依次表现了诗人哪些感情?请作具体分析。 ?三年高考题 一、(2013?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鹧鸪天 【宋】张炎 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近,卖饧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也皱眉。 【注】①劳劳:遥远。②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③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④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 (1)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4分) 可以从所写之景看出来,当然有时还需要联系题目、诗人和背景信息。 (2)作者为什么说“不是苏堤也皱眉”?请结合词的下片分析。(3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 张耒【注】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1)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样的心情这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全诗简析。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瘦”有何精神内涵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11·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春日秦国怀古 周 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③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 9.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