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练测】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四 鉴赏诗歌的语言练案.docVIP

【讲练测】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四 鉴赏诗歌的语言练案.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讲练测】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四 鉴赏诗歌的语言练案

【讲练测】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四 鉴赏诗歌的语言练案(含解析) ?基础题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7分)(1)这首咏物诗重在表现什么内容?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联关于游子和佳人的细节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7分)处士卢岵山居温庭筠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千峰随雨暗,(1)诗歌颔、颈两联写山居景色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现了处士怎样的生活情趣和诗人什么样的感情?(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升题 一、(13届福建厦门高三3月质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二、(13届山东日照市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1.诗歌最后两联借助哪些意象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一联作简要赏析。 ?三年高考题 一、(2013?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7分) 古风(其十) 李白 齐有倜傥生,鲁连①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未照。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②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注释:①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 ②平原:即平原君,赵国重臣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四句与曹植诗句“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都运用比喻的方式表达赞誉之情。 B.“后世仰末照”句,感叹鲁仲连的功绩如同就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将被后人渐渐遗忘。 C.本诗最后两句,以“澹荡人”与开头的“倜傥生”相呼应,意在表明诗人的志趣。 D.李白在诗中盛赞了鲁仲连的高风亮节,并把他引为“同调”,内容显豁,感情深挚。 依据上述大意,“后世仰末照”句应指后代的人都仰慕鲁仲连的光彩,而不是说会被后人所遗忘。所以B项中“感叹鲁仲连的功绩如同就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将被后人渐渐遗忘”理解有误。 ②千人评此诗:“此托鲁连起兴以自比。”结合诗句,谈谈李白借鲁仲连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理想。(4分) 贾 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11·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骤雨 [宋]华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翻车轴。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据文渊阁《四库全书》 (1)第三、四句中“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 答: (2)请结合全诗,赏析“雨势骤晴山又绿”一句。 答: (3)有人说,本诗第五、六句可以放在开头,你认为好还是不好,为什么? 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