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常公路X232与莞深高速交汇节点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doc

公常公路X232与莞深高速交汇节点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常公路X232与莞深高速交汇节点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doc

国环评证乙字第1983号 公常公路X232与莞深高速交汇 节点改造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建设单位:东莞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二〇一六年十月 工程概况 项目为地面环形立交,公常公路辅道与莞深高速收费站匝道之间采用环岛解决所有转向问题。环岛位于中间层,下穿莞深高速,公常公路主线下穿环岛,由于莞深高速相对现状公常公路有8m净空,故公常公路主线需相对现状标高下挖约4m才能满足净空要求。同时由于环岛相对现状标高抬高了约3m,莞深高速收费站匝道及匝道桥需拆除后重建,同时解决了东莞方向收费站匝道纵坡过大的问题。该方案基本解决了原地面左转与直行交通交织的问题。 本方案影响公常公路总里程约为1.26公里,新建下穿通道约450m,新建排水泵站一座。地面辅道及环形匝道总长约2100.0m。收费站??道影响长度约1050m,新建桥梁两座,共1723.6m2。立交占地279.2亩,增加占地9.9亩,拆迁建筑物48m2,工程填方14.4956万m3、挖方1.381万m3。工程总投资20608.86万。预计2017年10月开工建设,至2019年10月建成通车。建设内容包括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涵工程、排水工程、交通管理工程和绿化工程等。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公常公路X232与莞深高速交汇节点改造工程的建设是强化区域融合,加速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推手;是公路交通运输适应新时期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手段;是满足城市交通量发展的根本需求;是改善环境、提升城市形象的根本措施。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公常公路X232与莞深高速交汇节点改造工程为公路工程,项目的建设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发改委令第9号)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关条款的决定》(发改委令第21号)中的鼓励类二十四、公路及道路运输(含城市客运)2、国省干线改造升级。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项目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1)地表水环境现状 据监测结果,黄江河监测断面处的pH、石油类、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指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8978-2002) = 4 \* ROMAN IV类水标准,SS指标满足《地表水资源标准》(SL63-94)四级标准。TP、氨氮指数超出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8978-2002)Ⅲ类水标准。超标原因主要是黄江河周边并未全覆盖污水管网,部分地区生活污水随意排放所致,同时黄江河水体流动性较差。随着周边污水管网的铺设完善、运行及污水收集规模的扩大,区域污水经收集后处理达标排放,将减轻黄江河的污染负荷,有利于黄江河水质的改善。 (2)声环境现状 根据各敏感点处噪声监测结果,敏感点处噪声超标较严重,超标原因主要是受莞深高速主线、匝道和公常公路的影响。 (3)大气环境现状 根据监测结果,本项目评价范围内各监测点位处的NO2 1小时浓度、NO2 日均浓度、CO 1小时浓度、CO日均浓度和PM10日均浓度监测值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浓度限值。因此,拟建项目沿线地区环境空气质量良好。 (4)生态环境现状 本项目所在区域为一般区域。本项目沿线区域人口密集,开发历史悠久,开发强度较大,受人类干扰严重,沿线植被以农田植被、人工乔木、灌木草本植被为主,未发现珍稀、濒危植物,未见挂牌名木古树;未发现珍稀、濒危动物,陆生动物以家禽、家畜为主。本项目道路两侧评价范围内土地利用现状以林地和交通运输用地为主。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1、施工期 本项目施工期对环境最显著的影响为施工噪声和施工扬尘。所以,施工单位在施工期间,应切实做好施工噪声和扬尘控制工作,避免夜间施工,施工场地设置围挡。施工结束后,应立即对施工破坏的地表和植被进行恢复。本项目在施工期间应加强施工期环境监理,落实相应的环境管理计划和防治污染措施。在落实本报告提出的各项措施,可将施工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对区域环境不会造成长期的、明显的不良影响。 2、运营期 (1)地表水环境影响 本项目路面径流通过边沟收集后排放至沿线地表水体,路面径流污染物以COD、SS和石油类为主。路面径流携带污染物对水体水质的影响甚微,一般水体中污染物的增幅小于2%,路面径流排入不会改变受纳水体的现状水质类别和影响其使用功能。本项目运营期路面径流排放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较小。 (2)声环境影响 根据预测结果,在执行4a类和2类标准的敏感点中,昼间和夜间预测声级均超标。 (3)大气环境影响 根据预测结果,运营近期(2020年)、运营中期(2026年)、运营远期(2034年)评价范围内的敏感目标处NO2地面小时浓度、日均浓度和年均浓度预测值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