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品德和生活”课程中的基本特性.doc

体验“品德和生活”课程中的基本特性.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7 参加省思品学科带头人巡回讲座材料 体验“品德与生活”课程中的基本特性 仙师附小 黄俊霖 ? 品德与生活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方案中增设的面向小学低年级(1-2年级)学生的一门新的课程,这个课程的设计和开发都充分体现了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和精神,是新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从低年级儿童的生活需要出发,其内容涵盖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提倡通过儿童的自主实践活动,学习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有责任感地生活,有创意地生活。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作为一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一门新型的低年级课程,有其特定基本特性。 ??? 一、生活性 ??? 德育在学生课程中占时不少,晨会、思想品德课以及各类政治活动都是德育的阵地。可是,教导出来的学生却常常出现口是行非、知行脱节的弊病。有些学生任教师苦口婆心、循循善诱,却依然“我心依旧”,所说所写与所做所为不一样,课上与课下不一样,校内与校外不一样。何故?我们的德育常常局限于课堂之上、学校之内,游离于学生生活之外是最主要的原因。 传统的德育往往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入手,运用讲故事、念儿歌、演小品、观看录像等多种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力图使学生在短短的一堂课上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激发强烈的道德情感,培养正确的道德行为。整堂课的教学都是由外向内、自上而下的一种灌输教育。这就给学生一种误导,认为上课就是上课,生活就是生活,完全是两码事。只要记住老师所讲的能应付考试就行了,生活中到底有没有这样做,是没有人管的。这样,就出现了一些在课堂上和在生活中表现截然不同的“两面人”,把一部分原来天真活泼、喜欢学习的儿童,教育成怕进校门的学生。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要从小学低年级教育的任务谈起。 1.实现儿童由小学教育向正规学校教育的过渡 ??? 当学生走出幼儿园、走出家庭,进入小学,他们所面对的是正规的小学教育。这与幼儿园、家庭的学前教育无论在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组织方式、管理方式等都与正规学校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当学生走出幼儿园,或走出与学前教育相似的家庭教育时,他们面对的是正规的小学教育。要想让学生平和的过渡到小学,在班级授课模式下,学生有具体的学习任务,学习的严肃性是学生所不适应的,这是在学习方式上。学前教育阶段,主要是引导、组织学生开展活动,身体得到正常发育。因此,小学与学前教育不同。那么,怎样适应这个过度,如果不给学生留一定的时间,那么学生不适应这个变化了的环境,会使学生一进校门就产生厌学情绪。从学生的发展规律来说,应该有个过度阶段。所以说,小学1-2年级应该是学生从学前教育向正规教育过度的关键阶段。那么怎样过度呢??? ??? 首先,是学习方式的阶段性延续。其次是学习内容上的衔接儿童从幼儿园来到学校学习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学前教育中,儿童的学习方式主要以游戏为主。因此,在学习方式上应继续保留,并相对的在时间上给予延续,使儿童能够适应从学前教育到学校教育的过度。一到学校,学生就端端正正地听老师讲那些抽象的教学内容,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在学习内容上也要考虑怎样适应儿童的认知规律。儿童在学前教育阶段,主要是以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的活动,这是儿童成长的重要方式。因而,在小学低年级,应以活动作为儿童学习的主要方式。因此,在小学低年级,设置和实施源自于儿童生活的活动课程,将有助与儿童由学前教育向学校教育的顺利过度。 2.养成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初步的品德意识。 学会学习是现代培养人才一个重要的标志,学会学习是建立在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昂的学习热情基础之上的,学生不仅要喜欢学习,同时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适应学校的学习习惯。这一学习习惯首先要在学校教育中开始培养,那就是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关于生活习惯问题,这一阶段的儿童已经开始有一定的进行生活或生活准则的习惯了,所以有必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品德意识。 3.引导儿童热爱并适应学校的生活习惯。这是小学低年级教育的任务。应当说根据在我们国家原有的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社会课程、自然课等,在设计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的品德教育在内容上陷于教条化,在方式上强调说教式。这种教育不仅违背了儿童道德观念的养成的基本规律,而且使儿童在此方面产生了厌烦甚恐惧的心理。事实上,生活是儿童良好品德形成的源泉,生动活泼的现实生活不仅能为儿童的学习注入极大的乐趣,而且将使儿童良好思想品德在潜移默化的真切体验中逐渐形成。 ?? “品德与生活”课程就是要突破了“思想品德课”的概念,它是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以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