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行为及态度.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心理学行为及态度

社会心理学导读;导读大纲;态度;态度决定行为吗?;我们都是伪君子吗? 公交车上让座 听课的态度 烟草广告 行为和态度之所以不同是因为什么?; 态度实际上什么也决定不了! 很难预测 “道德伪善” 当道德与贪婪同处在竞技场中时,通常是贪婪大获全胜;态度何时能预测行为?;小结;导读大纲;行为何时决定态度? ;行为决定态度;行为决定态度;小结;导读大纲;为什么行为会影响态度? ;自我展示理论;自我展示理论;自我协调理论;自我知觉理论;小结;导读大纲;读后感;定期检查工作计划与现实的距离!;行为意向模型(费希本和艾赞)解释了态度为何与行为的关系时强时弱: 1、提出了“行为意向”这一中介变量,而“行为意向”取决与有关行为的态度和规范。 2、规范是社会或群体接受或允许的行为的准则。 3、个体有关具体行为的信念影响态度和规范。 ;行为-结果的关系的信念; 费斯汀格假定,人有一种保持认知一致性的趋向。在现实社会中,不一致的、相互矛盾的事物处处可见,但外部的不一致并不一定导致内部的不一致,因为人可以把这些不一致的事物理性化,而达到心理或认知的一致。 但是倘若人不能达到心理或认知的一致这一点,也就达不到认知的一致性,心理上就会产生痛苦的体验。 ; 认知失调 指个体所拥有的多种认知元素彼此冲突、相互对立(两种认知的冲突或由一种认知推衍出一种结果和其他的认知相冲突) 。 例如:你虽然知道“诚实是最好的”,但当书店服务员多找给你零钱时,你并未指出;或者你教育孩子每餐饭后要刷牙,但自己却不这么做。 ; 认知的一致与否并不决定于是否符合客观逻辑,而决定于个体的心理逻辑。 认知失调理论认为,个体将试图去减少这种不协调及由此产生的不适。 同时,没有人能够完全避免不协调状态。;认知失调的方式有两种, 一是认知在逻辑上的不一致。如果说所有的乌鸦都是黑的,那么如果见到某只乌鸦是白色的,则个体的认识就会产生不一致,失调就会随之产生。 二是态度与行为之间的不一致,??者同一个体的两种行为不一致最容易导致失调,一个人在态度上可能反对战争,这样“我反对战争”和“我参加战争”就是两种矛盾的认知,个体也就必然产生认知失调。(如前面的“对人性观的测试”和“是否选择老张做自己的领导”) ;污染空气和水;认知失调的平衡方法;史密斯夫人可以用以下几种途径来处理好所面临的困境:第一种是史密斯夫人可以改变她的行为 (停止污染河流);第二种途径是史密斯夫人改变她的态度(“污染河流并没有什么错”);第三种是她可以认为这种不协调的行为毕竟不太重要,以此来减少不协调程度(“我不得不考虑生存问题,处在公司决策者的位置上,我不得不经常将公司的利益放在环境和社会利益之上”);最后一种选择是寻找出其他因素来平衡不协调因素(“我们生产的产品,其社会效益要大于河水污染给社会造成的损失”)。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