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第3章大气卫生材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气卫生 (Air Sanitation) ;概 述;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 大气污染及大气污染物的转归; 大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的调查、监测。 熟悉: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了解: 大气的特性和卫生学意义; 大气卫生标准和防护措施; 大气污染的卫生监督和管理。 ; 内 容 第一节 大气的特征和卫生学意义 第二节 大气的污染及大气污染物的转归 第三节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第四节 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第五节 大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的调查和检监测 第六节 大气卫生防护措施 第七节 大气卫生监督和管理 ;第一节 大气的特征和卫生学意义;第一节 大气的特征和卫生学意义;;1.对流层: (10~16Km) 1)气温水平,垂直运动; 2)h↑ ,t↓; 3)重量,3/4; 4)气象变化的主要发生层。 2.平流层:(16~55Km) 1)其下部: (16~35Km以下):同温层  h↑,t→,-50~-60℃;其中15~35Km处为 臭氧层,可吸收UV-A,UV-B; 2)其上部:(30~35Km以上): h↑,t↑ ; 3.中间层(55~85Km): h↑,t↓;大气的组成 Component of air;ultraviolet radiation A段(320~400 nm) B段(275~320 nm) C段(200~275 nm) infrared(760~30000 nm) visible light(400~760 nm);Meteorological factor(气象因素): adjust Air ionization(空气的离子化) Light ion: 10-15 molecule Heavy ion: particulate, water drop Heavy ion/ light ion≤ 50:clean ;第二节 空气污染及其转归 Section 2 Air pollution;第二节 空气污染及其转归 Section 2 Air pollution;Pollution source (污染源);人为污染源 (一)工业企业-大气污染主要来源: 1)燃料燃烧→ SO2   2)生产过程中排出的污染物:磷肥→ HF,温度计→Hg (二)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 浓烟; (三)交通运输: 汽车废气(尾气)→ CO、NOx、CH,etc. (四)其他: 地面扬尘; 意外事故;; 我国主要燃料中灰分和硫含量;煤燃烧排出的废物(kg/吨);汽 车 排 气 一氧化碳 100% 碳氢化合物 60% 氮氧化物 100%;国二:500ppm; 国三:150ppm; 国四:50ppm;机动车尾气污染物占大城市 空气污染物的比例(%)(1980s);大气中污染物的种类 Pollutants in air;污染物分类 Sort of pollutants;Gaseity pollutants;颗粒物 Particulates;大气颗粒物 Air particulates; (3) 细颗粒物(fine particle;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PM2.5) 是指空气动力学直径≤2.5μm的细颗粒。它在空气中悬浮的时间更长,易于滞留在终末细支气管和肺泡中,其中某些较细的组分还可穿透肺泡进入血液。PM2.5更易于吸附各种有毒的有机物和重金属元素,对健康的危害极大。 (4) 超细颗粒物(ultrafine particle; ultrafine particulate matter, PM0.1) 指空气动力学直径≤0.1μm的大气颗粒物。城市环境中,人为来源的PM0.1主要来自汽车尾气。PM0.1有直接排放到大气的,也有排放出的气态污染物经日光紫外线作用或其他化学反应转化后二次生成的。PM0.1的健康影响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 ;一次污染物与二次污染物(按形成过程分);三. 影响大气中污染物浓度的因素;一. 污染源的排放情况:;排出高度: = 烟囱本身高度 + 烟气抬升高度 (He=H+ΔH) 用烟波中心轴到地面的距离来表示。 污染源下风侧污染物的最高浓度大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