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庄子美学对古代文论的渗透.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庄子美学对古代文论的渗透.doc

“朴素为美”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文论中的反映 ——浅析庄子美学对古代文论的渗透 (西安工程大学 汉语言文学 王李军 40408020207) 摘要: 中国古代文论以朴素、自然、清新为最高审美理想。这无疑是深受庄子美学思想的影响而得来的。自魏晋南北朝起,文论家们尽管各抒己见,但都崇尚自然之美的文学境界。庄子“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的主张,给了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以深远的影响。反映在文论思想中,便是主张自然素雅、清新刚健的文风,反对雕琢浓艳、绮靡伪饰的不良倾向。当然,中国古代文论是基于对已有作品的批评中建立起来的,而具体文学作品中,陶渊明的诗、王维的诗、李白的诗、宋代的理趣诗、元代的散曲等,都是朴素之美的代表。朴素、自然的文论主张,也符合了广大中国人的审美情怀,成了中国文化一个极具特色的部分。探究庄子美学思想对中国古代文论的渗透和影响,阐释其对文艺审美发展所起的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对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应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论 朴素 自然 真实 影响 引言: 中国古代文论,体系性不强,形式各样,呈多元化的状态。有些属于哲学范畴,有些亦是美学命题,有些纯粹就是诗歌等文学样式。可以是片断式的感悟评点,如孔子“绘事后素”说,庄子的“法天贵真”说;可以是史书中专设的文典记录,如《汉书·艺文志》;可以是作家以诗论诗的文学作品,如杜甫《戏为六绝句》,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可以是书信、文章的序跋或笺评,如曹植《与杨德祖书》,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金人瑞《读第五才子书法》;可以是随笔式的诗话、词话和曲话,如严羽《沧浪诗话》,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李调元《雨村曲话》;可以是针对文学功能、创作构思、文体特征等专题而发表的专论,如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钟嵘《诗品》,刘勰《文心雕龙》等。如此多样的文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不同于西方文论的独特风貌和思想内涵。中国古代文论,是一种诗性思维、直觉思维,往往有“意境”、“妙悟”、“神韵”等说法。它重抒情,重声律,注重托古创新,注重融合各类艺术和文化因素。语言含蓄蕴藉,形象生动而切中肯綮,它们本身又是一篇篇美文学。可以说是百花竞放,不拘一格,别具风情。 庄子的美学思想,包含很多方面,但其核心观念即主张自然无为,认为那种自然而然、本来如此、不受人为作用的美是最高形态的美。朴素之美、自然之美,便是庄子极力推崇的一种境界。这种观念对中国古代文论的影响绝不亚于孔孟。庄子的美学思想中所反映出的艺术精神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人的艺术生命和艺术见解,在文论史上留下了一道醒目的痕迹。正如朱自清所言:“比起儒家,道家对于我们的文学和艺术的影响的确广大些。那‘神’的意念和通过了《庄子》影响的那‘妙’的意念,比起‘温柔敦厚’那教条来,应用的地方也许还要多些罢?”(《古典文学论文集》)的确,这种朴素、自然的思想给了中国文艺创作和理论批评以极大的启示意义。历代的文论中,都渗透了庄子的理念。尽管有些说法不同,但思想主张却是一脉相通的。 朴素,即是一种未经人工雕琢的天然状态。未经雕饰的原木是朴,没有染色的白帛为素。朴素之美即是一种本色之美、自然之美。朴素为美的思想反映到文艺观上,即提倡文风的自然素朴、简洁真切,罢黜一切不必要的铺陈、藻饰、雕琢。那些天然淡雅、言近旨远的文章最为文论家所乐道。历代文论家往往以庄子朴素为美的思想为号召,以反对和扭正那些繁缛雕琢、轻艳低俗、虚妄矫饰的文风。总的来说,这种朴素为美的文艺观,在内容上要求抒写真情实感,要有感而发,反对无病呻吟、矫揉造作;形式上要求简洁平易、素朴明朗,反对雕饰堆积、精刻细摹;风格上要求清新淡雅、浑融天成,反对柔靡华艳、冗杂寡味。 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在《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一文中,对中国美学史上两种不同的美的理想做了比较,并形象地称之为“错采镂金的美”和“芙蓉出水的美”。他说:“楚国的图案、楚辞、汉赋、六朝骈文、颜延之的诗、明清的瓷器,一直存在到今天的刺绣和京剧的舞台服装,这是一种美,‘错采镂金、雕缋满眼’的美。汉代的铜器、陶器,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画、陶潜的诗、宋代的白瓷,这又是一种美,‘初发芙蓉、自然可爱’的美。”(《美学散步》)他认为自魏晋南北朝起,中国人的美感走向了一个新的方面,即认为“初发芙蓉”比“错采镂金”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美的境界。这在文论史上亦有显明的体现。而这种朴素为美的认识,源头即是老庄哲学。 一、庄子:朴素真实、自然无为 先秦时代,道家崇尚自然,主张“复归于朴”(《老子》八十一章),否定人为的艺术,认为事物的原始状态、天然本色才是最完美无缺的。庄子是这种思想的集大成者,他说:“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天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