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检测培训讲解.pptx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场检测培训讲解

现场检测培训;水泥混凝土强度和碳化深度检测(回弹法);(2)回弹时,回弹仪要垂直检测面,缓慢施压(冲击数值偏大)、准确读数、快速复位,泵送混凝土检测面是浇筑侧面。 (3)测点宜在测区内均匀分布,相邻两测点的净距离不宜小于20mm,测点应避开气孔和石子,气孔上数值偏小和石子上数值偏大,且同一测点只弹击1次,重复弹击数值偏大。 ;测区与测点分布和表面处理;(4)回弹完应在平均回弹值最大、中值和最小的三个测区上测量碳化深度值,用钢纤在测区表面凿出直径约15mm、深10mm的孔洞,用吸耳球(不能用水)清理孔内杂质后测量,当极值大于2.0mm,每个测区都要测量。 ;碳化深度测量; 计算过程 (1)计算顺序:平均回弹值 角度修正 浇筑面修正 强度换算 (2)角度修正:检测角度是指回弹仪在非水平方向检测时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查表确定修正值,表中未显示的值,可采用内插法确定。(修正图如下) ;计算流程图;水泥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 (电磁感应法); 检测过程要点 (1)检测时,选择适当的检测面:箱梁腹板、立柱全断面检测、盖梁浇筑侧面、护栏浇筑侧面。检测面为混凝土表面,并应清洁、平整。扫描到钢筋接头时,数值会偏差很大,检测时应避开。在检测过程中应核查仪器的零点状态。 (2)钢筋位置确定:探头位于钢筋正上方时信号最强,钢筋位置是在探头越过了钢筋正上方后才会响应,所以钢筋实际位置是在探头的后方。 (3)探头移动速度控制在2cm/s,尽量保持匀速运动,速度过快会导致漏筋或误差过大。 (4)被测钢筋的同一位置应重复检测1次,两次读数相差大于1mm,该组数据无效。 (5)实测保护层厚度小于仪器要求时,在探头下附加非金属垫块进行检测,计算时要扣除。 ;路基压实度(灌沙法);(2)每换一次标准砂都要进行密度标定,每次标定和试验保持筒内砂的高度和质量不变(砂面距筒顶15mm左右),高度降低5cm,密度约降低1%,反之同理。每次标定保证标定罐的深度不变,深度减少2.5cm,砂的密度约降低1%。每次标定和试验时,不得晃动储砂筒,加快砂的流动速度,增大砂的密度。 (3)标定锥砂质量时,先让筒内流出的砂的高度和标定罐的高度一致(即体积一致),再测定锥砂的质量。省略这一步直接测定锥砂的质量,导致密度偏小。; 检测过程要点 (1)试验选点:选点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压实度的结果,位置不客观,没代表性,很难反映实际情况。按数理统计原理选择测点。 (2)测点表面不平整,要重新测量锥砂质量,防止基板与测点表面的体积算到试坑中,导致压实度偏小。 (3)规范中试洞深度等于测定层厚度,但不得有下层材料混入,最后将洞内的全部凿松材料取出。但标准砂的密度是根据标定罐的深度确定的,故试坑深度与标定罐深度大致相当,才能采用该密度计算。因深度越深下半部分压实度越小,所以当压实厚度大于标定罐深度时,为了更好的控制施工质量,把上面超过标定罐深度那部分刨开,只检测剩下部分。试坑的形状应该是圆柱体,上大下小压实度偏大,反之同理。 ;(4)灌砂的时间:观察边缘处标准砂不再流动后还需要等十几秒钟再停止灌砂。因为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到中心部位砂子的流动情况,更因为砂子的流动是从中心开始而后才向边缘扩展的。如果提前结束灌砂,势必导致灌入的标准砂质量少,从而导致测得的压实度值偏大 (5)含水率的测定:先把试坑的材料拌匀后再取样,对于大型灌砂筒,细粒土大于200g,粗粒土大于2000g。材料含水率的偏差,含水率<5%,偏差≤0.3;5%<含水率<40%,偏差≤1。 ; 在凿洞的过程中,应注意不使凿出的材料丢失,并随时将凿松的材料取出装入塑料袋中,不要使水分蒸发。也可放在大试样盆内。 ; 试洞深度等于标定罐厚度;路基平整度( 3m直尺法);路基弯沉(贝克曼梁法); (3)检测沥青路面时,记录试验时路表温度并了解前5d的平均气温。 检测过程要点 (1)选点:在检测路段选择测点,一般从路段起点开始,每个点的距离大致相同(20m或40m),测点位置在行车道的轮迹带上。 (2)弯沉车后轮轮隙对准测点后约3-5cm处,弯沉仪测头须位于后轮轮隙前3-5cm处,位于轮隙后方弯沉偏小。 (3)弯沉车前进速度为5km/s,在前进过程中,百分表随着路基路面变形而持续向前转动,应读取百分表转动最大值,而读取弯沉车停止时的百分表值,弯沉偏小。弯沉车驶出测点影响半径(3m以上),百分表稳定后,再次读取百分表值,而读取弯沉车在影响半径内的百分表值,弯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