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15讲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及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第2课时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仿真模拟 岳麓版必修2.docVIP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15讲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及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第2课时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仿真模拟 岳麓版必修2.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15讲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及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第2课时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仿真模拟 岳麓版必修2

PAGE  PAGE 3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15讲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及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第2课时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仿真模拟 岳麓版必修2 1.(2016·全国卷Ⅰ·25)下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eq \x(导学号( D )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解析] 由图片内容可知,这一块地上有6人在劳作,其中4人翻地,后面跟着两人播种,这反映了集体劳作的情形。结合所学可知,汉代土地兼并加剧,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庄园经济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因而出现了图片中的情形,故D项正确。其他选项均不符合图片情况,排除。干扰项是B项,一个时代的图片不能体现“不断发展”,故排除该项。 2.(2016·全国卷Ⅱ·2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eq \x(导学号( B ) 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 [解析] 宋代经济继续发展,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B项正确,宋代的“不抑兼并”政策助长了土地兼并,因此租佃关系盛行;C项与题干无关;D项说法错误,宋代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 3.(2016·许昌)《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何休注云:“是故圣人制井田之法而口分之,一夫一妇受田百亩,以养父母妻子,五口为一家……肥墒不得独乐,硗墒(质地差的土地)不得独苦,故三年一换土易居,财均力平,兵车素定,是谓均民力强国家。”材料说明井田制下( C ) A.出现土地兼并现象 B.农民拥有土地的支配权 C.土地经营相对公平 D.私田争夺公田的劳动力 [解析] 材料没有反映出土地兼并现象,故A项错误;井田制下农民没有土地的支配权,土地所有权归天子,故B项错误;“故三年一换土易居,财均力平”,反映出土地经营相对公平,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私田争夺公田的劳动力,故D项错误。 4.(2016·安庆)欧阳修指出:今大率一户之田及百顷者,养客数十家;其间用主牛而出己力者、用己牛而事主田以分利者,不过十余户,其余皆出产租而侨居者曰浮客。这表明北宋时期eq \x(导学号( A ) A.封建租佃关系比较发达 B.佃户源于破产的自耕农 C.佃户之间产生协作关系 D.劳动力商品化程度提高 [解析] 材料信息“今大率一户之田及百顷者,养客数十家;……不过十余户,其余皆出产租而侨居者曰浮客。”可知土地集中,而佃户比率最大,故A项正确;自耕农是一个小生产者,经济地位极不稳定,稍遇天灾人祸,即有破产可能。因此,他们往往成为高利贷者勒索的对象,致使他们卖田卖地,甚至卖妻鬻子,而沦落为佃农,但是材料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协作是指相互之间协调与配合,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在明朝中后期,故D项错误。 5.(2017·武汉)唐初政府鼓励年轻寡妇再嫁,鼓励早婚多育,届时不婚,官府强令出嫁,禁止妻妾逃亡和休妻,官府出钱赎回饥民卖掉的子女,将人口的增减作为考核地方官吏的重要指标。这些措施( D ) A.颠覆了传统的纲常伦理 B.反映了唐初徭役赋税繁重 C.阻碍了均田制度的实施 D.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政府采取多种措施来增加人口,随着人口的增加,这无疑有利于唐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D项正确;A项“颠覆传统的纲常伦理”的说法错误,与题干“人口增加”没有直接关联性,排除;题干信息看不出徭役赋税是否繁重,排除B项;均田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下的土地国有制,与题干现象没有直接关联性,排除C项。 6.中国古代南北朝时期,人们生活中开始常用“佃客”、“典计”、“衣食客”等称谓。这反映出当时( B ) A.农业生产中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战乱使大量人口失去土地 C.租佃关系在农村普及 D.自耕农经济开始逐步走向解体 [解析] 考查“佃客”、“典计”、“衣食客”等称谓反映了租佃关系的发展,租佃制是指中国封建社会中,地主以土地出租给农民,从而剥削、奴役农民的制度。结合时代背景,当时战乱使大量人口失去土地,因此许多人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为生,因此选B。A项错误,资本主义萌芽的雇佣关系不等同租佃关系;C错在“普及”的说法;D错在“开始逐步走向解体”的说法,这发生在鸦片战争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