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海底热液化学组成特征及其控制因素.PDFVIP

现代海底热液化学组成特征及其控制因素.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代海底热液化学组成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现代海底热液化学组成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The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controlling fac- tors of seafloor hydrothermal fluids 包申旭 1, 2, 张一敏 1, 周怀阳 2, 3, 孙治雷 2, 姚会强 2 (1. 武汉理工大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0; 2.中国科学院 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广东 广 州 510640; 3. 同济大学 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92) 中图分类号: P73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3096(2010)04-0095-05 [4] 1948 年瑞典科学家利用“信天翁号”(Albatross) 的 SO4 会在水岩反应过程中被还原 。 科学考察船在红海中部的 Atlantis II 深渊附近发现了 1.2 水岩反应区 高温高盐溶液, 第一次揭示了海底热液活动的存在。 在热液循环系统的最深部, 温度和压力达到最 1979 年在 21°N 东太平洋海隆(EPR)地区发现了高 大值(温度在 350~400℃以上, 压力超过 3.5×107 Pa)。 达 10 余米的金属硫化物烟囱并首次采集到了温度高 在该条件下, 岩石中大部分的碱金属、碱土金属被淋 达 350~400℃的热液[1]。随 后 , 在不同速率的扩张洋 滤出来, 溶液和洋壳深部的绿片岩相矿物组合达到 脊和大洋板块中都发现了数目众多的热液活动区。 平衡并形成了特定的化学组成。由于变质过程和岩 迄今为止, 在全球洋底已经发现了 200 多个热液喷 浆的脱气作用, 热液中 CO , H , CH 等气体的含量 口, 500 多个热液硫化物矿藏区[2]。 2 2 4 会显著升高[5, 6]。在特定的温度压力范围内, 溶液发 海底热液系统的发现是 20 世纪海洋科学研究中 生相分离而分为卤水相和气相, 密度较大的卤水相 的重大事件之一。对热液系统的研究不仅关系到海 会停留在洋壳的裂隙和断层中[7], 而密度较小的气 底多金属矿床——这一人类未来可以依赖的巨大资 相组分由于浮力较大会沿着通道上升到洋底。 源宝库的开发利用, 同时对于研究地球生命起源以 及推动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作 1.3 上升区 者总结了近些年来在热液化学组成方面的最新研究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